“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获奖感言
(2011-10-14 20:26:00)
标签:
文化 |
获奖感言
自“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揭晓之日到现在——两日来,我一直处于高兴、亢奋、幸福之中,难以自拔,也不想拔——直到今天下午,我到学校去开教师例会,顺便取回一堆邮件,在寄赠的一本文学杂志上读到一个追思会的发言记录,才知道本省女诗人小宛已经去世一周年了,一年前,她在贫病交加中孤独死去,我却全然不知。这是一个在我十八年前兼职办杂志的一段难忘经历中闪亮过的女诗人,颇有才情、美如贵妇、心比天高,自诩“我是上帝的情人”——在我长篇小说《狂欢》中有着以其为原型的人物。
这个迟到的噩耗一下子让我漂浮起来的双脚落回到地面上。在这个料峭的春天,又有诗人不幸离世,年轻得令人心痛!在我们人类寄居的这个正在失控的星球上,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有人在经历死亡,有人在经历灾难,有人在经历战乱……这真是一个被装得太满的春天,而在这时,我在我的祖国在母语内部在自己长期从事的行业中赢得了一项大奖——我不能矫情地说:因有不幸发生我就不该高兴;但我也确实无法完全做到:心无旁骛,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麻木不仁!最起码,就像在诗中一再展现的那样,我是敏感的:知道自己是幸运儿!不是宠儿但是幸运儿!并心怀感恩!
当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诗的真相时,我反倒惶恐不安了!惟一明智的抉择是自重、是珍惜、是创造、是责任、是博爱!在昨晚,长安诗歌节第51场的现场,一向偏爱于我的老哥们儿秦巴子以“大诗人”过誉我,当时我嘟囔了两句话:一、生逢和平年代是不利的。二、“诗人”是一个课题,“大诗人”是另外一个课题。
可以在此告慰投我珍贵一票的同行、读者、评委的是:面对这个课题,我的态度一定不是推诿和退缩!
20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