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京报》最新报道

(2008-03-13 15:35:06)
标签:

杂谈

 
伊沙向诗会求证清白
http://pic.thebeijingnews.com/sports/index/zuizhongye/pic-2.jpg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13 10:00:06 · 来源: 新京报
http://pic.thebeijingnews.com/sports/index/zuizhongye/pic-3.jpg

回函称荷兰文表示其为《非非》编辑 英文含义扩大

  本报讯 (记者姜妍)诗人伊沙被指冒名《非非》一事昨日又有新进展。伊沙表示收到了来自“鹿特丹诗歌节”组委会负责人的回函信件,证明诗歌节官方邀请的是伊沙本人。伊沙出示的该负责人回函中说,诗歌节英—荷双语官方网站对伊沙的介绍文字只表示伊沙是《非非》的编辑,翻译到“英语”在表述上可能有所扩大。

  昨日,伊沙在博客上称自己已收到诗歌节策划安科尔女士的回信,并贴出了全文。在伊沙提供的一封信函中,安科尔称,自己不确定网上的介绍从何而来,如果因此引起误会,组委会可以修改简介。而对于引起争议的那段介绍语,安科尔表示“在荷兰语页面上,你是非非的编辑,是众多编辑之一,并不是说主编。用英文说‘you edited’这个杂志,这种说法翻译表述上有所扩大。”安科尔女士还表示,自己很确定要邀请的就是伊沙本人,而不是他在《非非》杂志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记者还在诗江湖论坛中,看到本事件另一位主角杨黎发布的帖子。他表示,说伊沙冒名顶替是非常滑稽的,“那些力求搞清真相的人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并不是真的想搞清真相。他们就是想闹着玩,甚至也不是为了搞伊沙。”杨黎称此事很无聊。记者随后致电杨黎,确认他便是发帖人。

  而伊沙则向记者表示,此事给自己生活造成了不小影响,上午去上班同事脸上是怪怪的表情。希望能通过这封信函将此事盖棺定论。记者随后也给安科尔女士发了邮件,询问此事,至截稿时,尚未收到回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