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黎的发言

(2008-03-13 11:41:34)
标签:

杂谈

  

给重庆《时代信报》记者王明明的一封信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刷新 ]

王明明先生:
看了你在重庆《时代信报》上关于“伊沙冒杨黎之名参加国际诗会”的报道后,我认为你在关于我的“回复”上非常失真,特此说明:
1、 我接到你的电话采访时,马上表示了我不想谈这件事。其实我不想谈,是我不想在电话里谈,我已经怕了电话采访的失真和走样。所以,你一再要我谈时,我就坚持要求用电子邮件。后来你又打电话问我要回复,我说我还没有回家,要晚上才给你。你说可能来不及,我说那就算了。而今天在你的文章里,我被你“断章取义”的几句话,完全满足了你的报道需要而违背了我对此事地看法。对此,我把你对我的采访邮件和我的回复全部给你,要求你给予更正。
2、 在你的文章中,你说我“刚刚写就”一首叫《愤怒》的诗歌并把它贴在诗江湖上,这完全是错误地报道。事实上是这是我四年前的一首诗,这次也绝对不是我贴在诗江湖上的。你的报道严重歪曲了我的诗歌,也误导了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你和你报必须给予更正。(有诗江湖论坛资料在,你可查证。)
另附我的回复邮件。
杨黎,2008年3月12日


重庆时代信报文体中心记者 王明明

1、 你怎么看待伊沙“冒名顶替”参加鹿特丹诗歌节?
答:伊沙“冒名顶替”一说非常的滑稽,他如果牵连到我、或者说是什么“伊冒杨名”那就更加滑稽了。当然,这滑稽首先是由外国汉学家造成的。他们对中国那么著名的诗人的简历都搞不清楚,那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认识和研究就更值得我怀疑。就像我常常怀疑的一样。
另外,事隔这么久,有人突然拿出这事说话,而且说得像真的,我不认为是在给我、或者给真相打抱不平。

2、 有人说,伊沙是冒名顶替了你的荣誉,你觉得呢?
答:这句话牛得比逼还大,是谁说的?只是我什么时候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如果说有机会我不拒绝去参加这样的诗会的话,那仅仅是我人穷志短。老子如果有钱,不在乎这样的免费旅行,我想去?这些知识分子天天想玩和玩着的把戏,怎么会是我的兴趣啊。
我甚至这样认为,伊沙去开这个诗会,并不是伊沙的荣誉,而是这个诗会的荣誉。

3、 伊沙告诉我,去之前他曾将这个事情告诉了你,而且之后还大力向诗歌节官方大力推荐了你,请问你是否知道这个情况?
答:我和伊沙是朋友,他去前我们在北京一起吃过饭,他对我说过这事。

4、 关于此事,诗江湖论坛上一片混战,你作为事件的某种意义上的当事人,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江湖无风也有三分浪,何况还有一点点风影子。如果我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当事人”,我会觉得非常好耍,并装出一副看伊沙笑话的样子:兄弟,你又出名了。当然了,事情这样闹,我就觉得我的沉默有点不够意思。所以,现在我愿意借你的问,公开就此事说句公道话:伊沙没有冒名顶替。那些力求搞清真相的人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并不是真的想搞清真相。他们就是想闹着玩,甚至也不是为了搞伊沙。
无聊啊,呵呵。


本贴由杨黎于2008年3月12日11:53:23在〖诗江湖〗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