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伊沙的诗歌
我对诗歌的评论基于两个标准:审美和创新,符合其中一个就是我的欣赏。简单点说: 1. 汉语诗歌基本上都是在两个方面发展,一是诗言志画意,二是形式上的平仄格律,五四突破了诗歌形式,依然延续了内容上的惯性立意。 2. 伊沙诗歌的第一个创新是思维立意上面的,还原了人性的本质。(车过黄河对比一下大雁塔就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 3. 体现出中国几千年依然不能改变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比如饿死诗人。他的诗歌一直在做一个颠覆性的创新,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凡人琐事,是人性中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并且以这样的审美关系来延续诗歌创作。 4. 诗歌采用简洁直率的语言,是对传统诗歌表现手法一种否定性的思考,传递出既然颠覆就要到底的特征 5. 伊沙的创作是本土的,但没有拘泥于本土的原生文化惰性,在汉语诗歌的核心传统中拓展了一个独特的途径,让他的诗歌带有很强烈的个性审美主张。 本来想从几个方面对伊沙的诗歌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评论,写的过程发现还有几个诗人的诗歌,和伊沙的诗歌一样,都对汉语诗歌的发展体现出敏锐独创的特征,他们之间是有互相联系,依存和独立关系的,那样就写的太累太长篇,非我本意,简单 概括一下比较适合我的懒惰。 希望对诗人写作有启发。 |
前一篇:我的新诗,我的摄影(三十一)
后一篇:首次发表的三首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