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伊沙一样疯狂像李阳一样疯狂
●衣水
一段时间没上网,待再次上《诗江湖》,发现了两个疯狂事件。一是伊沙受邀参加国际诗歌节褒贬不一;一是树才执行主编的《2006中国新诗年鉴》为由引起的“民间与伪民间”之争。
这两个事件再次让我对新诗产生了敬意。我们谁都知道,中国新诗近20年以来,不是越来越强大了,而是被其他文体的艺术排挤得直不起腰来,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还有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真正的是人没有尚失自信和勇气。远的不说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潮流的伊沙为代表的口语诗人,一次次让中国新诗从阳痿中硬起来;下半身呢?垃圾派呢?这些流派的诗歌突围也为新诗带来了转机;“性感写作”继承中国这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的诗歌优良传统,要带领新诗走出阳痿的沼泽地。这就要求坚持真理的诗人或性感的诗人,必须像伊沙一样,有自立的、决绝的、疯狂的为诗歌真理献身的精神。
返回“伊沙受邀参加国际诗歌节”的事件,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伊沙的外出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伊沙外出代表的是中国自上世纪以来唯一的优良诗歌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独立、决绝、疯狂的诗歌精神。这让我想起了上中学和大学期间经常影响我们的李阳的“疯狂英语”。李阳的口号是“疯狂疯狂再疯狂,你就成功了”!而在诗歌领域,我们朗诵不妨把嘴巴张大一点,我们争论不妨把心胸放开一点,我们写诗不妨把目光放远一点,我们思考不妨脑子踩在地上。而这些,无论伊沙受到多大的误解,他可以无愧于心地说,伊沙我做到了。
我们应该向伊沙学习,学习像伊沙疯狂起来诗歌精神,春梦般手淫般自慰般的诗才会滚蛋,中国的真正的诗才会到来!
我们再看看树才先生执行主编的《2006中国新诗年鉴》为由引起的“民间与伪民间”之争。其实谁也不会在乎上没上什么新诗年鉴,而在乎是谁拿了五星红旗糟蹋中国的诗歌。什么是民间?什么是伪民间?我对此不感兴趣!我也不感兴趣《2006中国新诗年鉴》是怎样编出的!原因很简单,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是拉邦结派的丑恶传统里,我对什么样的选本都不感兴趣。然而我感兴趣的是以以伊沙为代表的对年鉴的认真劲儿,而这种认真劲儿使我对诗歌现场一坛死水的绝望已不复存在了。因为我知道,不光有我,还有一大批为真诗奋斗的诗人。他们对诗坛的不公、虚伪、腐败时刻都抱有警惕。我明白,你也必须明白,这才是中国诗人的脊梁啊!
最后我又想到了“李阳英语”的那种超级疯狂精神,我不禁会心微笑。我见过伊沙,也见过李阳,二人相貌基本相同,所以这二人在我的脑海自然容易合二为一了。
他们那种疯狂、自由、决绝,我明白,将是诗歌的真理!
谢谢这些我见过的和没见过的可爱的可敬的诗人们。
2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