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河看我(完)

(2006-06-17 10:39:42)
 

我看伊沙(续终):大作家怎样面对网络写作.

[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刷新 ]

大诗人怎样面对网络写作.

因为是大诗人,人气所及就热闹起来了,热闹者地,广义的噪声也,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一个大诗人怎样面对网络的"面对面"而不浪费时间,不影响情绪,不伤害他正常的写作生活呢?如果是真正的大诗人,他应该能充分吸收网上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将之消化到他的写作生产中去,成全并丰富他的创造力.

在过去,一个大诗人坐在家里写完了诗,然后印成册子,越过万水千山,传到穷乡僻壤的小读者手中.而且小读者会像揣摩一个魔鬼或一个神仙一样揣摩一个大诗人的音容笑貌及心理个色.可是现在不论层次,每一个小读者都可以来去自由地和大诗人在网上面对面的讲话,讲任何话.可以空洞的赞扬,亦可以无聊地佛头着粪,还可以恶作剧地给大诗人编身份证,更有甚者还煞有介事,自说自话地和大诗人坐而论道,深刻来兮轻薄去也.

那么诗人伊沙是怎样面对这个新鲜事物的呢?我不是他肚里的虫,但我可以统计一下他在网上的回贴,从中明了他的态度.如果小读者和他说诗歌技术上的话,说对了他就坦然应之;说错了他一般沉默,用沉默来尊重一个乡下老头儿谈政治;如果小读者歌颂他的品质,他就回头问个好,这不是一种生意人的自我满足,而是一种普通人情间的关照;如果小读者恶作剧,他就当仁不让牙眼相还.一旦脱离诗歌内部场景,他就丢开诗人的架子,以一个平常人和另一个平常人玩常人的性情,作人之常情的反应,让我们看到一个正常人的喜怒之状.这是一种还原生活现场的处理,而不是那种纯文人化的文字论争,既丢开虚套,也丢开不见人性的所谓的涵养.

一个作家和一个陌生人能说到哪儿去呢?他能和一个对写作内外生活毫无经验的人说些什么呢?打官司讲真理玩格调,在贴子间大都用不着,只能是蜓蜻点水地以最快的时间和最经济的文字传达两个人之间的信息.实际上一切网交都是基本于此.没有必要从回贴的片言只语和表达态度里去深文周纳,或者微言大义,甚至给作家总结出一个印象.分析一个作家,最终还是他的作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其人之品质.至于考证索引,越是大作家,越是无此必要,在网络写作时代,贴子的浮躁和欠思考之特点,在谁的身上都会体现出来,大作家亦不例外.

于是在网上和大诗人套近乎,或者用恶习来刺激一下他的心理,都是对人生不成熟的表现, 对抽象世界缺乏把握能力的表现.网络实际上无意间完成了一种精神现象学的摸拟.这是我以我的人之常情来现身说法的话,实际上每个人的批评都有夫子自道或自我期待的成份在其中.误读是允许的,关键是看它是否有可行性,是否有建设性,是否有可持续的普及性.

网络如森林,什么鸟儿都有自由飞行的机会.但因为现在是因诗歌因文章而际会,当一切讨论没有结果时(实际上网络作为一种讨论的平台,还没有深入人心,大作家和小读者都未能真实的接受它.一方面,一些得到稳定的文坛话语权的人,以保持身份起见,从不公开露于网面;另一方面,一些小读者把网络作为一种玩隐私的场所.),我们依然还有现实世界来补救,还有一条传统的出路,那就是去读作品,去读书.因为文章的香臭是明明白白的,是可以面对面真刀真枪地来把玩验证的.而百年以后,我们这些人都死了,也许还有一些网络作家的名字和作品还能在同一个地方(希望能出现百年论坛和网站)流传于下一波人的眼前.

大作家面对网络写作,还有另一种意义,那就是时刻不要忘记你的读者对象,不要忘记你的诗小说和散文是写给谁看的.这就警示自家下笔时来不得半点虚假或矫情.

大作家面对网络写作,还有另另一种意义,那就是你每天都要开机生产,要听取读者的声音,甚至要回贴,这就迫使你不能偷懒,要勤奋写作,才能满足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读者群,同时也才能满足自已的写作荣誉感.

在热闹中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定力.

在热闹中可以看出一个大作家是不是有底气.

在热闹中可以看出一个往日在书房里包装作品同时也包装自已的人是不是包真色,包本色.

我想当初的伊沙决定要面对网络写作时,是有这么一股自信和豪气在他的血管里涌动.

祝诗人伊沙在网上成就自我,成全所有热爱他的作品的来来往往的人们.


古河零六年于广州.


本贴由古河于2006年6月10日08:41:55在〖或者诗歌〗发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