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长篇小说《狂欢》 |
记者:前段时间,白烨和韩寒在网上进行了一场“集体自由博击”,牵涉者众多,对此,作为批评家的伊沙有何评论(你的随笔减产,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你的批评家的风采我等怕是很难再见,只好就这样问了)?
伊沙:狗咬狗,一嘴毛。最有趣的是双方都给咬准了,首先是老狗把小狗咬准了,小狗就急了,小狗一怒为面子,召唤小小狗一起上,老狗见势不妙,赶紧关了狗窝的门……
记者:现在很流行的80年代后作家的作品读过吗?若读过,感觉如何?
伊沙:狗屎!韩寒、尤其是郭敬明,真是比我想象的还要狗屎!也许他们搞的是“幼儿文学”?
记者:你的作品,在读者群中一向两极分化,喜欢的就是喜欢,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伊沙:很正常的现象。希望这爱恨都是强烈的。
记者:在你的小说中,有很多共同的元素,比如摇滚比如性,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关注这些的?
伊沙:生命。
记者:写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是不是有经济方面的考虑,现在因写长篇小说而致富的作家有很多?
伊沙:至少我没有,哪能考虑那么多啊?钱这东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多当然好,少也可以活。
记者:在中岛的访谈中,你说到了王小波、余华,在你的想法中,中国最好的小说家有谁?
伊沙:80年代——马原;90年代——王朔;新世纪——伊沙。
记者:最后问一个题外话,记得当年你还写过球评,现在西安也有了一支中超球队,现在还在关注足球吗?
伊沙:关注度严重下降。已经不去现场看球了。世界杯就要开踢了,我好像还没兴奋起来。人过四张,我将听从中年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