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2018-04-11 15:38:08)
标签:

斯克罗韦尼礼拜堂

乔托

湿壁画

http://s10/bmiddle/001kroNDzy7jBLkN9X309&690
http://s6/bmiddle/001kroNDzy7jBLVarsh65&690

▲ 透过古竞技场的城墙,可以看到里面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

 

 

http://s16/mw690/001kroNDzy7jBLnXL2vcf&690
▲ 在帕多瓦火车站用手机拍的路标,可见从车站走14分钟可以到Scrovegni Chapel。

 

       帕多瓦是一个教堂林立的地方。但站在我们旅行者的角度,除了圣安东尼大教堂,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绝对不应错过。 

       斯克罗韦尼礼拜堂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小教堂。如果从帕多瓦的北边火车站出发,沿加里波第大道径直向南走,14分钟后将在大路东边发现一小片绿地,绿地靠大道的地方有一些残破的城墙,透过城墙的破洞可以看到墙后面是一座红砖墙衬着白窗棱的小礼拜堂,它坐落在一片古竞技场的遗迹上,这就是著名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因此,也有人称这个外观不起眼的小礼拜堂 为竞技场礼拜堂。这个礼拜堂因藏有"欧洲绘画之父"乔托(Giotto di Bondone,约1277-1337年)最完整的系列壁画而闻名,38副壁画表现了连续的宗教故事主题,也因此奠定了乔托在意大利绘画史上的地位。这座小礼拜堂全年开放,每天的开放时间是9:00-19:00,据说晚上也可以参观,时间是19:00-22:00,但节假日没有晚场。 门票约15欧(凭票还可进入附近的帕多瓦市立博物馆 Musei Civici degli Eremitani和Zuckermann Palace),周一因市立博物馆关闭,票价还有所减低。 

       虽然说斯克罗维尼礼拜堂的参观券需要网上预订。 其实对于这个小礼拜堂来说,完全不用预定参观卷,在柜台上购买就可以。斯克罗维尼礼拜堂里的藏品,在西方美术史上的地位丝毫不逊于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堂, 但是,这个小礼拜堂的名气却没有圣玛利亚感恩堂大,因为那个感恩堂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提起这个礼拜堂,要先说说斯克罗维尼家族。老斯克罗维尼,即莱因纳尔多·斯克罗维尼(Reginaldo Scrovegni),是13世纪后期帕多瓦著名的银行家,也是位远近闻名的放高利贷者,由于他的贪婪使得他在但丁《神曲》的第七层地狱里得到了一个遭受火雨煎熬的位置。

       啥叫史诗级的诅咒,这就是!

       莱因纳尔多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恩里克(Enrico)继承了家族的财产。坊间传闻,恩里克·斯克罗维尼看到父亲上了但丁的黑名册,怕也落得个他老爸的下场,就斥巨资,在1302年开始修建一座奉献给仁慈圣母的礼拜堂。礼拜堂最终于1305年建成。这个朴素的小礼拜堂只附属于他在这遗址上建造的宏伟宫殿。如今这宏伟宫殿已踪影皆无,但这小礼拜堂却因乔托的湿壁画而得以幸存。1320年恩里科·斯克罗维尼为逃避战乱而逃离了帕多瓦并定居在威尼斯。在1328年帕多瓦宣布正式驱逐恩里克·斯克罗维尼,他就一直居住在威尼斯直至1336去世。

      虽然恩里克·斯克罗维尼已经被流放到威尼斯多年,但他死后的遗体还是按照他的遗愿被转至他的帕多瓦家庭礼拜堂里。躺在石棺上的恩里克石像特别逼真,这是用了恩里克的死亡面具。 

       2016年7月的那一天我赶到礼拜堂前台买了参观券,看离参观券上标明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利用这一个间隙就到了瓦莱广场转了一圈按时回来。每一批参观人数大约有十几个人。游客先被安排在入口处的小房间里看了一段介绍礼拜堂历史的录像,然后顺着一段由玻璃墙隔开的走廊进入礼拜堂内。礼拜堂内部的结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一个长方形屋子再配上几扇窗户。站在入口处,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可以看到整个房间呈蓝色基调,四周墙壁满是画面,有小时候看连环画的感觉,这些“连环画”就是乔托的作品!1304年,乔托受恩里克的委托,对礼拜堂进行了装饰,由于绘画与建筑结合得如此完美,以致于后世很多美术史家都认为礼拜堂建筑本身就是乔托设计的,是他为自己的壁画量身定做的。

       这一观点也不是毫无根据,乔托是伟大的画家也是伟大的建筑师,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乔托钟楼就是其杰作。 

 

http://s1/mw690/001kroNDzy7jBMNUDkc90&690
▲站在主祭坛处向南拍摄,可见南墙上的“末日审判”。

 

 

http://s9/mw690/001kroNDzy7jBNkZKmQ38&690
▲礼拜堂北端的主祭坛。


 

       礼拜堂入口在主祭坛附近,主祭坛占满了礼拜堂的北端,那里是恩里克·斯克罗维尼的石棺,在石棺上还躺着恩里克·斯克罗维尼的石像。石棺前方矗立的石像应该是抱着圣婴的圣母玛利亚。恩里克死后竟然让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为其站岗,这规格够高的!

       与主祭坛相对的南墙表现的是《最后的审判》。耶稣坐在宝座上,周围簇拥着他的门徒和众天使。耶稣的左手手心向下,是一个下压的动作,意味着他将那些被诅咒的人打下地狱。在地狱里人们受着各种煎熬,一个恶魔撒旦正在吞噬着罪恶的灵魂。耶稣的右手手心向上,是一个上提的动作,因此在他右侧是那些被拣选的灵魂,正在升往天国。在耶稣正下方的十字架,分开了地狱与天堂。在表现天堂的一侧,恩里克·斯克罗维尼正在向三个头上有光环的女神奉献斯克罗维尼礼拜堂,而三位女神的正中一位,就是圣母玛利亚,她把手臂伸向了斯克罗维尼,看来她是接受了这个礼物,由此斯克罗维尼的灵魂也得到了救赎。

       钱真的能通神啊!

      不知道现在的用 唯 物 主 义 思想武装起来的一些人害不害怕地狱,如果还有那么一点畏惧的话,恐怕他们再造一个天 安门捐出去也得不到救赎。如果但丁知晓了他们,得从第八层地狱里给他们找位置。

      通常,艺术家往往会把自己也画在画面上,去“亲历”那一件件神圣的事件。这画中除了赞助者斯克罗维尼,乔托把自己也画上去了:《最后的审判》画中左下的一群等待上天堂的人中,戴黄色帽子的就是画师乔托本人。

       两侧墙壁的壁画共分四层。东墙最上面一层表现的是圣母玛利亚的父亲乔基姆和母亲安娜的故事《金门相会》,西墙最上一层则描绘的是圣母的生平。东西两侧墙的中间两层则表现了耶稣基督的生平,其中,《逃亡埃及》、《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是整个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底层是用单色模仿浮雕效果画出的七种美德(东侧侧)和七宗罪(西侧)的拟人形象。

       乔托的画中人物并没有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或达·芬奇笔下的人物看起来真实自然。但是乔托开始在绘画中启用了中世纪被摒弃的透视效果,开始注意表现人物坚实的肉体,开始传达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如果没有他的探索,后世艺术家的成就是难以想象的。乔托在斯克罗维尼教堂的绘画里用了湿壁画(Fresco)的画法,使其画作流传至今。

       湿壁画是指一种优秀的壁画画法,先用耐久的熟石灰颜料溶解于水,然后绘制在新粉刷的熟石灰泥壁上。Fresco是意大利语新鲜的意思。在湿壁画法中,颜料由于湿墙壁的极细缝隙产生毛细管虹吸作用而被吸收,并且成为墙壁表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湿画法能满足理想壁画的所有要求:表面不反光、色彩效果明亮、尤其适合长期纪念性的要求并且随着岁月的增长愈显珍贵。这种绘画方法要求画家用笔果断而且准确,因为颜色一旦被吸收进灰泥中,要修改就很困难了。所以并非所有的画家都能胜任这一艰苦而繁复的工作。达芬奇在干燥的墙壁上作画,《最后的晚餐》才经几十年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每一批参观者只能在斯克罗维尼礼拜堂里待15分钟,这15分时间听导游讲解,四处仔细揣摩,还要拍照,根本不够用。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去隔壁的市立博物馆和街对面的祖尔曼宫去看看展览。市立博物馆的考古文物展览也是世界有名。博物馆二楼的威尼斯画派展览相比威尼斯的学院美术馆也不逊色。

 

http://s1/mw690/001kroNDzy7jBOAH60wa0&690
http://s8/mw690/001kroNDzy7jBPFTLD167&690▲末日审判。耶稣左手下面是地狱,右手将把一些选好的灵魂升上天堂。


 

http://s8/mw690/001kroNDzy7jBOEraDBe7&690
http://s16/mw690/001kroNDzy7jBPpaDzFdf&690
http://s2/mw690/001kroNDzy7jBPHHZM551&690

▲末日审判局部。一些急切等待升入天堂的灵魂。左边第二戴黄帽子站立者是乔托。右边跪拜者是斯克罗维尼。


http://s12/mw690/001kroNDzy7jBPPXOAj4b&690
▲末日审判局部。地狱里的魔鬼撒旦。

 

http://s13/mw690/001kroNDzy7jBQ0ylrK3c&690

▲礼拜堂画作分布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