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环境

(2007-09-24 09:13:39)
标签:

人文/历史

美国的环境 

到密西根大学近十天了,时差已经完全适应,这里现在是周日晚,北京是周一白天,我现在上网,北京正是上午。

带了手提经由日本来到美国,才发现爱用日本车的美国人,并不太爱用日本的电脑。和美国的苹果手提相比,我的索尼手提唯一方便的是中文输入法还能应付我的工作。出发之前在北京就备好了变压器,现在110伏的美国电压不能影响它运行。

但是网络还是时时出现考验,我的房间就在公共图书馆对面,可以无线上网,可是不一会儿线就落下来,没有办法在线写作。

密西根大学美丽迷人。春天的绿色正变成秋天的彩色。金灰色的小松鼠在校园里和人们一起享受季节之美。我拍下了一只吃坚果的小松鼠,看看它多么安静从容,真令人神往。

我的住所是一座积木式的白色洋楼,我住在二楼。阳光每天从窗口照进我的房间,带着树木的清香,也许北京的环境太恶劣,这样的自然生活使得我想起童年,那时我们的阅读环境也有这么清新。

我在这里的任务是考察美国大学教学和研究的特点。可是我感觉到的首先是环境的迷人。在我看来生存环境是不言自在的导师,要给人道理,说教再多,也不如让人感受来得直接和有力。我们的高校还没有改变开会说教的做法,对教师也还常常居高临下,要求这样那样,更不用说对待学生了。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要求需响应内心应答,好比人都希望生活愉快精神丰富,那么要相信人都有能力向这个方向去,只是时间和路向可能不同,要给人探索机会和勇气,只认同唯一,就会殴辱人性的自由向上。

生存环境是自然和文明双重的体现。在密西根,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人人可以带着自己的东西进入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物。阅读空间设有可以交谈室,可以独处室,有自然光阅读室,还有四季不用阳光而只有电灯的夜色阅读空间,为那些喜欢暗室的人而设立。

各种各样的图书馆分布在我的居所附近,令我对环境充满喜欢和依赖。我最喜欢亚洲图书馆,它就设立在研究生图书馆楼上。研究生图书馆本身藏书就很丰富,亚洲图书馆则以特色取胜。在这里亚洲各国的资料都可以看到,我在中国很少看的中国地方志,在这里都很齐全。一天我进亚洲图书馆,从楼上入,出来时竟发现自己在地下室,我将借来的书放在借阅台,以为各楼借阅要有严格分管,结果一分多钟就借好了我在四楼取到的书。我从地下室出来到了绿色草地,抬头就是树林之间的路灯,密西根的旗和美国国旗一同在风中飘荡。

这里的学生上课很自由,但这种自由正是对于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即是说你必须能够吸引学生而不是由于你是领导或者教授就可以让人做你的学生。有质量的课程才能让人坚持,有坚持就证明质量,也证明对学生的信任。我在《美国史》课上考察了二次,注意到学生们兴趣所在,不仅是自己的国家所来和特点,更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如何在这个国家中成为一份子。事实上这门《美国史》也非常吸引我,因为里面全无大话和领导,呈现的是一个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如何发展和成就,从而成就了美国精神。

在这里办公室的条件远不如图书馆阅读室这样的公共空间的条件,办公室只是用来办公而不是用来显示权力,所以没有人一走进办公室就觉得压抑的体验。办公室的领导或者工作人员以服务于人们的方便为工作宗旨,所以尽可能简单到位,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解放。

当然美国也不是处处令我欣赏。美国人把一切建筑铺成在广阔的土地上,各各相距很远,步步不能离开汽车,而美国汽车又基本上不讲究节油,成千上万汽车给地球造成的环境污染可想而知。如果中国人把这一点学到,其他的又都不学好,人类的痛苦就不知要持续多久了。反过来,如果美国人把这一点改正,人类就会多很多快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