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庆师院白鲸诗社十五周岁了。一个小学校里的诗社,能存活十五年,太不简单了。她出了多少诗人啊:李潇、黄庭松、王霆、张铜(水牛)、许洁、邬云、江建军、陈志军、姚要武、漠子、程艳中(黑光)、大伟、朱峰、方逊、邵勇、蒋耀冰、孙海冰、张宝平、汪靖、程伟、鲍栋、周斌、徐勤林、宋贤、牛慧祥(啊牛)、夏春花、程度、王旭良、张道明、周锦狮、丁士武、江飞、金松林、范奎、王美玲、郑翠侠、李进、胡源、张本俊、许超、牧无羊、李大鹏、柳庆峰、黄晓庆、王生、靳伟、李家阔、吴中伟、陈锐、蒋旅佳、章朋、李博、黄坤----当然还包括我何某,这个名单,似乎可以无止尽地列举下去。诗社规模最大的时候,有会员一百多人。诗社于1993年3月4日成立,1997年秋,更名为“白鲸文学社”。1994年,诗社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拜谒海子的活动。1999年,在全国大学生诗歌创作擂台赛中一举夺冠,获得“擂主”称号,此前,只有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和湖南大学的“风华文学社”获此殊荣。2006年,安庆市文联《振风》杂志隆重推出“白鲸诗歌”专辑。同年,白鲸荣获安徽省“十佳优秀社团”标兵称号。
作为白鲸的创始人之一,我参与组织了此次会议——“白鲸文学社十五周年庆祝活动暨诗歌创作与创新成才研讨会”,并很荣幸地邀请了部分知名诗人参会,他们是:诗人、诗歌评论家、白鲸诗社顾问沈天鸿先生和李凯霆(苍耳)先生,《星星诗刊》编辑、诗人李拜天先生,《诗歌月刊》编辑、诗人黄玲君女士,在《振风》上为诗社做过专辑的安庆市作协秘书长、文化收藏家张健初先生,诗人余怒、宋烈毅、沙马、金肽频、张明润、白梦、洪放、张建新、崔国斌,及第二天早晨赶到的宿松诗人高嗣照、张劲松、刘鹏程、兰子、余琳芳等。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白鲸诗社顾问王海燕,副院长张群,招生就业处处长、白鲸诗社顾问、诗人陈世庆,院办副主任陈秀,学生处处长兼团委书记戴卫义,团委副书记刘燕,团委副书记朱新华等参加并组织主持了此次庆祝活动和研讨会。陆陆续续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白鲸之子有:何冰凌、邬云、朱峰、李潇、夏春花、李进、胡源、许洁、李大鹏、漠子、周锦狮、丁士武、江建军、江飞、陈志军、方逊等,虽然疲累辛苦,但见到了那么多诗歌的兄弟姐妹,心情是异常激动和愉快的。
此次庆祝活动共分为四部分。4月4日晚,在菱湖校区食堂三楼会议室举办“我与白鲸”联欢交流和诗歌朗诵会,增进了新老白鲸人及安徽诗人之间的交流。4月5日上午9时,白鲸文学社成立十五周年庆祝仪式在红楼大会议室举行,校团委领导、白鲸顾问等回顾了白鲸的成长历程,并对白鲸以后的发展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庆祝仪式后,与会人员接着在红楼会议室召开安庆师范学院白鲸文学社诗歌创作和创新成才研讨会,为白鲸文学社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后,与会成员参观了敬敷书院。4月5日下午,去怀宁高河查湾参加祭扫海子墓的活动。
回来后,接到《诗歌月刊》编辑部电话,告知《诗歌月刊》下半月刊56期合辑愿意免费为我们推出40个页码的“白鲸诗歌大展”,这是白鲸展示自己实力的难得机会啊,所有的白鲸之子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研讨会合影。
十四年前,第一次大规模拜谒海子墓地的成员留影。当年我们种的龙柏,一棵被烧坏了,另一棵高过了我们。左起依次为李凯霆、沈天鸿、江建军、沙马、邬云、许洁、何冰凌、李潇、陈秀、宋烈毅。旁边照相的是张健初(安庆老城闲人)先生,在纸上记着什么的是美女诗人余琳芳。
在海子家门口合影。左起为诗人高嗣照、余琳芳、兰子、何冰凌、邬云、沈天鸿、许洁、张劲松、刘鹏程。
在墓地前诵诗。十四年的春天,我们打着大旗:春天,十个海子一齐复活。
那一刻,我的眼睛很难受,似乎是那张纸,太白,太白了。

部分与会诗人在敬敷书院。后排左起江建军、许洁、张劲松、陈世庆、刘鹏程、李潇、高嗣照、漠子,前排左起江飞、夏春花、李拜天、何冰凌、白梦。
五个白鲸人。许洁、漠子、夏春花、何冰凌、李潇。春花太漂亮了。很意外。她在《诗歌月刊》上的照片可真丑。
与诗人高嗣照先生在红楼前留影。
大会制作的纪念品——艺术烤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