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本博热门文章 |
截止至2006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从1161点涨至2364点,上涨了103.6%;深证成指从2863点涨至6369点,上涨了122.5%。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总值暴涨。
股市持续快速上涨,已创出历史新高。如此势头,已经有人开始憧憬上证指数涨到3000点乃至4000点。本文并非预测股市未来走势,而是想与大家讨论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06年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宏观调控年,一年间政策频出,规范市场、重建住房保障体系、调整金融税收土地及利用外资政策,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房地产投机与投资被认定为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元凶之一。为了抑制投资、打击投机,国家运用了包括提高首付比例、增加交易税费等多种手段。产生了一些效果,也引起了一定的副作用。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北京全年二手房的成交量比上半年预期下降了至少20%。虽然目前看来,宏观调控的长期化趋势明显,未来继续动用金融与税收杠杆抑制投资需求的可能性很大,但单纯依靠限制手段能否挡住投资浪潮值得怀疑。
事实上,今年股市的暴涨,在某种意义上帮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忙。由于股市飙升,投资收益远高于房地产领域,且周转与获利速度极快,社会上的游资大量涌入股市,其中部分资金相信来源于房地产市场,直接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同时,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10月末储蓄存款较9月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相信也与股市上涨有一定关系。
股市产生赚钱效应,比较房地产领域受宏观调控影响严重,投资收益下降、周期拉长、风险加大,自然对资本的吸引力加大。因此,资本从房地产市场大量流出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这种趋势是否如某些分析家认为的,可以导致房价的下降就值得商榷了。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今年股市大涨之中,地产股的表现十分抢眼,给这些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地产上市公司借股市大热之机,当可大圈其钱。有了钱,又可以大手笔圈地。稀缺资源集中于少量大企业,大量潜在利益转移,可保证上市房企未来利润来源。股价继续上升,投资人获利,多么完美的生态链条。
看起来,股市暴涨未必能够让房地产市场上的普通公众受益,至于还反映出什么问题,请看下篇《从股市钱潮看地产限投资》
近期拙作,请指教:
- 涨幅下降淡季不淡,北京房价走势难测
- 北京地产份量有多大
- 火箭老板投资北京房地产
- 预测房价的人是天才还是?
- 谁欠了北京8000万平方米住宅
- 房地产价格指数是怎样计算的?
- 长了“毛”的容积率
- 合作建房能否走上坦途?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衡量宏观调控,标准唯有房价?
- 开发商如何应对不恭言论
- 比尔.盖茨要来中国炒楼了
- 经济适用房应剔除投资属性
- 提高土地利用强度解决高房价问题
- “回购事件”谁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