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知识产权

(2004-12-25 19:08:03)
不但是数字电视,在现代工业的绝大多数领域,自主知识产权都是中国产业界心头的痛。
无法自主,就没有搏击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就只能接受生存在产业链下游的无奈分工;无法自主,就没有制订游戏规则的发言权,就只能在别人划定的框框里面打转转――从计算机、通信到家电、汽车,如出一辙。
改变这种现实,首先需要从政府到企业的双重努力。一方面,自上而下的政策制订要有明确而科学的自主意识,只要符合国际规则,该保护的就要保护,该拖的也不怕拖一拖,比如国内3G牌照的引而不发,就为国产TD-SCDMA标准赢得了宝贵的成长时间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健康竞争筛选出优胜企业,扶起来的阿斗不成,马上的皇帝才算数。
从这个角度观察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博弈,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当卫星直播还没有开始,有线在事实上被欧洲DVB标准占领之后,地面无线传输标准俨然成为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惟一可以争夺的阵地。11月4日和6日,在上海和郑州,交大和清华分别大张旗鼓地测试了采用各自标准的试验网,本刊记者穿梭于两地的采访记录,浓缩在本期的封面故事《移动数字电视双城记》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边谈边打、标准未动、市场先行”的局面,但又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对此,我们热烈欢迎。
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想将双方方案强行融合的做法,我们则不敢苟同。单载波和多载波方案在技术上的融合可行性暂且不论,最关键的是这违背了“谁投入,谁所有,谁获益”的市场公理。政府这时应该做的,不是“二合一”,而应该对内进一步放开竞争,谁圈到的地方大,谁的市场联盟搞得好,谁的运营能见到真效益,那么优异者的方案自然会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看看下一代DVD标准的争夺,同处于DVD联盟的十七家企业巨头,还要搞出蓝光DVD和HD-DVD两个方案彼此竞争,可见真正的市场竞争不怕重复。
所以,“自主知识产权”的题中之意,除了宏观的产业界能够获得国际竞争中的自主地位,更意味着微观的国内企业能够通过自主的投入,获得自主的产权,赢得自主的市场。在这点上,政府意志不能强加于企业意志和市场意志之上。
地面传输标准迟迟出不了台,每个人都很着急;但是开放的竞争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才应该是最令人着急的事儿。来源:[中国数字电视](责任编辑:龚伦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