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岁月文化 |
分类: 岁月包浆 |
江心岛书画作品:天大地大老子也大
数天前,我去理发馆剃了一个秃瓢。熟人相对,都会扔我一句:“嘿,你光头样子挺好玩。”
“好玩”!哈哈,那就对了。现在有什么比“好玩”更值得拥有呢?人生不过三件事而已,其一为生存,其二为延续基因,这第三件事,便是能在这有限的生命中,尽量让自己活的“好玩”些。
其实,对于前两件事,大凡是人,基本都能应付了事,因为生存依托于物质,虽然这世界阶级划分清晰,从帝王到乞丐,其生存状态可谓天差地别,但对于人这种顽强的物种而言,但凡能有口吃的,也都活的时岁相差不多。而延续基因则更无需费心,既然上帝创造了男女两性,人口的性别比例从来都是平衡的,满世界看,再丑再穷的人,也多能配上对。
唯独这“好玩”一事,却是最难之道。因为“好玩”归属精神层面,不是你想要就能来的东西,跟物质世界完全两码事。物质,你可以去抢,去偷,去骗,如果天生蠢笨,也可以用劳动去交换,再不济,看看自身有啥值钱的,还可以去卖,比如“狗一般的笑脸”或者是水嫩的身体,虽说不太值钱,但都是可以卖的,甚至还有“天上掉馅饼”之类的外来因素,总之,活在这世界上,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活在这世界上容易,想活的“好玩”却不易,因为除了这人世太过复杂外,更多的,则是人自身给自己强加了太多的精神束缚,及很多无谓的心理枷锁,简单而言,就是因为想的太多,反倒累心了,所以压抑多于快乐,紧张多于放松,愤懑多于满足,总之,人都是活的“不尽如‘人’意”,活的不“好玩”。
大多人习惯于掩饰,所以平常的语言、文字,多与内心不符,这也就是我发现多数博客,其文字都是在“强颜欢笑”,假装悠然自得之态,或者“疯狂作狗咬人状”,古今名人,挨个骂个遍,其实,这都是太过压抑的原因。这样的确是很不好玩。
“好玩”其实就是放松,真正的身心放松,说是容易做来难,更多的人都有一种体会,那就是感觉自己像山崖缝隙中的松树,只能曲折地沿着缝隙生长,形状由不得自己来设计,更谈不上舒展自由,所以,在人的语汇中,“委屈”一词便相应而生了。
人不是树,不会像树一样因环境制约而长得奇形怪状,但人却有另一种表象呈现,那就是被沧桑岁月“雕刻”的痕迹,肌肤、形体、面容,尤其是精神状态,其所有的人生经历,都会浓缩其间,笼罩于上。
我把这种被沧桑岁月“雕刻”的痕迹,称之为人的“岁月包浆”。
“包浆”本是古董文物鉴定的专用概念,因为赝品无法拥有文物因时光浸淫而包含的岁月信息。而人的“岁月包浆”所展现的个人真实信息,则是无法掩饰的,更无法伪造,即便是可以去整容,但精神气质却是手术刀无法修饰的。
我对人像也是最有兴趣,因为看一个人的面容,一个人瞬间留下的姿态,则会在其照片上窥探出很多真实的信息,也能洞穿更多的心灵密码。
看一个人的“岁月包浆”,比听一个人的自我介绍更有趣,因为谎言是人类的本能;看一个人从出生到苍老的“形象链条”,则更能触摸到血肉的真实,因为“岁月包浆”绝非用肥皂可以洗掉。
所以,快乐者拥有快乐的光环,压抑者拥有压抑的伤痕,从人的脸上,一眼便能看穿,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和洪七公,我想这两人的面容,无论有多苍老,其满脸都应该是“好玩”的皱纹。
“好玩”不是瞎玩,而是正视自我,是自是悠悠,是独善其身,有其应当的道德规范。否则,“好玩”便成了变态,便只是成了宣泄压抑的渠道,那么,“岁月包浆”会清晰地烙上卑俗、龌龊、下流的印记。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脑中马上会有形象的联想:靠,这人感觉太恶心了。厌恶感便油然而生,这就是“岁月包浆”所起的作用,人想掩饰,都很难找到掩饰的手段。
中国古人在相学方面,留下过非常高深的理论,且绝对科学,现摘几句于下:
“贵贱定于骨法,喜忧见于容色,悔吝始于动作,成败在乎决断,以此观之,万不失一。”(《人论大统赋》)“万不失一”之意,是说以这样的方法看一万个人,不会错一个。
说了半天,也都是空谈,所以我也“好玩”一下,贴几张自己的照片,与博友共乐哈。虽然“岁月包浆”不是太厚重,但“年轮”很清晰。
从少时到今天,说句实话,我的生活困苦多于快乐,但我真的是一个很“好玩”的人,从下面照片中的发型就可看出,从飘飘长发到光亮秃瓢,我都“玩”过哈。
“好玩”就是尽量不受束缚,给自己心灵敞开更多的门,每一扇门后面,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走进去,乐在其中。
图片已删除,晚来的看不到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