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灯下随笔 |
老江日记(2)双马、狼迹、有闲阶级论
文章、书画作者|江心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公历06年12月17日 丙戌十月二十八
周日北京 天寒地冻风裂 利贞 占 无咎 不益出门
一、 上午
今天的北京的确是冷,寒风若刀子般,似乎可以穿透衣衫而直入人的肺腑,无论你穿的有多厚,都无法阻挡这股萧瑟的透心凉意,如此之天况,搞的人多是兴致消弥,懒得出门。
我懒的连床都不想起,便蜷缩在被窝里,开始了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我可能是真的老了,本来想做点“金玉登科”的白日梦,但心思却总是难以集中,老是回忆十几年前的旧事,且“景象”越思越清晰,恍若重归昨日。
在所有闪现的旧事中,双马烟是最为清晰的。
我在十六岁左右开始抽烟,于今已近二十年了,刚开始偷偷抽烟的时候,所选择的便是双马烟,是由青岛生产的一种混合型香烟,“劲道”非常的强,比之进口的万宝路、骆驼是过之甚多。因中国鲜有混合型香烟,大家习惯烤烟型的醇柔,所以很少有人能抽惯双马烟,甚至有一哥们仅抽了一口便做晕倒状,哈哈,的确是劲力很冲的。
据说当年的双马烟大多出口到前苏联,看来老毛子是颇为喜欢的。
在开始抽烟的时候,因年龄太小,都是躲着父母偷偷抽,且提心掉胆,生恐被抓住。记得有一次正偷偷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品着双马,正悠哉之际,父亲大人突然闯了进来,我情急之下,便以“讯雷掩耳盗铃”速度把未及掐灭的双马烟塞进了床上的被褥里,说“讯雷”是因为我的速度的确是比闪电雷鸣还要快,说“掩耳盗铃”是因为一屋的烟雾是无法藏掉的,父亲肯定能看出我在抽烟。
好在父亲大人并未说什么,一会就出去了。我则惊魂未散,便象兔子一样窜了出去,生怕父亲大人一会儿醒悟过来,我的一顿暴斥就免不了了。
在外面溜哒了一个小时后,我心才渐渐平静,便不紧不慢的回家了。
一进院子,我发现浓烟从我的房间窗户内滚滚而出!而屋内火光一片,我晕,突然想起我“讯雷掩耳盗铃”速度把双马烟塞进了床上的被褥里,是真真未及掐灭的烟头。
其后来北京十几年,因为买不到双马烟,便改抽其他的品牌,真的很怀念双马烟!
二、
赖到下午两点多才起床,饭未及吃,前任领导便来了,照旧是一顿数落,我也依旧是左耳进右耳出。
自打今年三月搬到新窝后,至今有九月有余,我竟然从未打扫过新家的卫生,满屋自然是一片“狼迹”,前任领导看后大为光火,言辞更加尖锐,我也懒的听,便借故溜之大吉了,生生把前任领导一人扔在家里。
晚上回来,前任领导已经不在,也未留下什么纸条之类,但屋里已经焕然一新,看来前任领导是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给收拾了,哈哈,领导就是领导啊,虽然是前任,但对前被领导的下属还是“一出手就不凡”哈。
三、 晚上
夜里依旧是失眠,没办法,还得看书。
看的是《有闲阶级论》,美国经济学家托思丹-本德-凡勃伦(1857——1929)的著作,是一本我非常认同的西方经典著作,很好。
凡勃伦在书中详尽描述了“有闲阶级”在整个社会中的种种“经济”现象及所起的作用。
凡勃伦对“有闲阶级”的一些特性有非常鲜明的描绘,如他说:“上一阶级会本能地蔑视下一阶级。”
这话说的很对,这让我想起了今天的博客,“点数高的博客会本能地蔑视点数低的博客。”
靠,到了虚幻的网上竟然也是一样的势力眼,看来人心是永恒不变的!
凡勃伦这本书大约有二十万字,总述其要,说的意思大概是“各阶级干各阶级的事情,过各阶级的生活,决不混淆。”说白了就是:“该干嘛干嘛”
这让我想起了2500年前的孔子,老人家就一句话便把这书概括了,子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其实博客也应明白这个道理,“该干嘛干嘛”,不要有妄想,否则会很累的。












前一篇:日记(1)剃度、短信、斯宾诺莎
后一篇: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