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一群人前面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在进行自我营销,如果不是为了营销你自己就是为了营销你下面带给大家的信息,如果不是为了营销自己的某个产品就是为了营销自己的影响力。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的,因为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不少人,有人与平时私下的时候没有任何变化,有人与现场的受众没有任何互动,有人对于其他人的反应与要求熟视无睹,因此自我营销是非常有必要说的一件事情,尤其在很多作为领导人物或者公众人物的人都没有这样的自我营销意识的时候,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的分享非常有必要。所以,谢谢黄欢。
在自我营销上,我们需要解决三件事情:一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也就是说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还有社会具体来说我现在计划面对的这群人对于我的期望是啥,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差距,如果有差距我是否有意愿弥合还是我可以坚持这样的差距,在认同问题的省思之后我们就能对于所面对的情形有比较明确的心理预期;二是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我是要去表现一种包装还是体现一种本色,是传递一件事情的信息还是表达我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营销内容决定了我们需要采取的策略——是娱乐性的还是严肃性的,是惹人注意的还是例行公事的;三是营销技巧,在这个领域有着庞杂的经验与知识可以与大家分享,我们看到的那些公众人物通常都有不少自我营销的巧妙方式,比如如何在调动人们渴望的基础上才让人们得到某些实质信息,用明确的否认遮盖信息但到关键时刻才披露,用具有反差的戏剧式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印象深刻,擅长借助于技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有很好的合作伙伴作为现场表现的配合者,诸如此类,尽管技巧在很多人中被大家看成小伎俩,但是技巧一旦成为我们真正的技能,而且融会贯通成为一种行为模式,那么就可能转变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风度与魅力的组成部分。
有一种说法觉得自我营销似乎是与我们的诚实本相对立的,这样的说法尤其来自于恐惧社交、害怕陌生人、不愿意面对其他人的冲突性关系的朋友。事实上,即使在生物进化史上我们都看到很多动物自然地进化出某些炫耀、表现、吸引、挑战其他人的符号性功能,而且人们始终在有效传播与有效沟通中,优化自己获得资源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自我营销是我们作为成熟个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社会性技能,我们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陌生,因为我们的家教体系与正规教育体系对于这方面能力训练的长期的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一些像黄欢写的《自我营销七堂课》这样的小书带给大家这方面的知识,真的是一件好事。
昨日场景:回到国内。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辣炒丝瓜
丝瓜三根,去皮,切成片状。鲜海椒十根,切成较细的片状。起橄榄油锅,放入鲜椒大火先炒一分钟,放入丝瓜片,大火炒三分钟。加食盐酌量,砂糖和蒜末少许。大火再炒一分半钟出锅可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