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石佛寺小记

(2022-03-30 20:04:54)

小石佛寺小记
早晨天雨,至半早上,天气放晴,云霞绚丽,春意盎然,在布谷鸟叫声中,我驱车去小石佛寺一走。
停车三岔口空地,返上来,这时云开日出,满山雨后苍翠如洗。班竹方向,云山万叠,云雾缭绕,景致极好,小石佛寺,几间旧屋,置田野间,古朴寂寞幽静,真是遗世独立的样子。穿过马路,沿田间小道,蜿蜒而至其地,只是一个穿路廊而已,里面塑着一尊菩萨,拉着帷幕,旁边一块碑记,竺岳兵先生所撰,叙其历史地理古迹及诗人行踪,还有人以木炭写了二首打油诗,更多的,是还有路廊碑记,大概是清末至民国间遗物。说起来,小石佛寺已经不见古时盛况,但还可徘徊一看。
出门外,由县城下来,古道穿田畈小路而至,过小石桥,流水清澈,潺潺有声,门口有小石佛寺简介,和唐代诗人吴融诗,其云:
山居即事
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绍兴)人。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走入历史了,吴融可谓唐朝灭亡的见证人。
《全唐诗》卷684收吴融诗,前有小传云:龙纪初(约889)及进士第,唐宰相韦昭度讨蜀(征讨四川),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坐事去官,依原荆南节度使、后为割据一方军阀的成汭很久时间,诏为左补缺,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昭宗被政变后失权,后又得权),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说明他文才很好)。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皇帝被劫持到凤翔),融不克从去(没有能够跟去),客(寄寓)阌乡(即今河南灵宝县)。俄诏还翰林,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其人《新唐书》有传。从他的生平简历中可以知道,他的一生戎马生涯,奔波不已,虽然得宠,但无奈局势混乱,无可作为。吴融因其子孙后来避居剡中,在新昌有其后人,故有人以为此诗是写今天小石佛寺的,他曾经隐居于此。如果从其诗意言之,倒并无不可。这是写哪里都可以言之成理的。其实他收入《全唐诗》的诗总题《山居即事》,共有四首,这里选其一而已。另有“不傲南窗且采樵,干松每带湿云烧。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术苗。”倒更像在新昌隐居了。另外他还有《山居喜友人相访》,见《全唐诗》卷686,其云:秋雨空山夜,非君不此来。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更是以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入诗,但其所居未必在剡溪。
作为唐诗之路驿站和节点,小石佛寺应有它的地位,值得保护,那是无疑的。更让人有确凿证据的,还是,北宋时日本高僧成寻,当年从新昌去天台参拜国清寺,途经小石佛寺,其行程被记于《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其云:

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五月十二日辛卯, 天晴。卯时,出坊,过十五里,辰三点,至同县仙桂乡,亦(或为赤)土石,阿弥陀佛堂,寿昌寺僧正明知大师弟子行者性(或为姓)李建立。件童行出来进茶,而依器秽,不吃。过十五里,午时,至天姥,出钱百五十文,令吃酒十三人。过十五里,申时,过新昌县界,入台州天台县界,名关岭,高山顶也。过关岭一里,至郑一郎家宿。七时行法了。于轿诵加经六卷。
他早一天的记载是:过卅五里,至新昌县,以钱九十八文与夫十三人酒料了。过十五里,至王婆亭陈公店宿。七时行法。于轿诵加经六卷。与家主坊功五十文钱了。
当时,他从新昌城里过来,十五里,至王婆亭陈公店宿,第二天,至此仙桂乡赤土阿弥陀佛堂,寿昌寺僧正,名明知大师之弟子行者性李建立,件童行出来进茶,而依器秽,不吃。可知当时是有佛寺的,想必还以五月份的新茶招待他,大概茶杯上有茶痕迹,俗称茶凝者,成寻以为不干净,不敢吃。虽记载寥寥数字,可是铁证。此书今名《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由王丽萍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1版1次,此据电子版。
从小石佛寺过去,前面古道杳渺,云山万叠,远山如黛,青峰若洗,风光极佳。今天,蛋石路已有部分修复,穿越田野而去,山花烂漫,春草葳蕤,鸟声如笙如簧,更有蛙声如鼓如噪,清幽绝尘,如诗似画。可惜,后来有水渠,把蛋石路取代了。上去即是南复线,车辆穿梭,车流如潮。
古驿道是唐诗之路重要载体,小石佛寺,是其重要节点,春日雨后,阳光明媚,行走其间,感觉甚好,笔者曾多次至此,今日重到,徘徊徜徉,以打油记之,并附照片数帧,资料数节,与亲们共享,以博一笑。
杳渺云山连古径,前行还须百里程。
到此驿站暂小憩,思接千载诗路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迷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