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袁姗姗演讲,谈网络暴力的“罪”与“罚”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那样马上你可以了解他;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可以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那样他马上可以体会地狱是什么滋味。”的确,在现代以互联网论的时代,网络带给人们一种空前的体验,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与共享空间,成为了匿名者抒发情感的新空间。然而,随着网络“失范”,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甚至从较为简单的“人肉搜索”引发为“网络暴力”。这种“暴力”一旦形成,就会让人陷入无尽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就好比有人给我们发出了一张“通缉令”,无处藏身。微博上“#滚出娱乐圈#”话题也是见怪不怪,而“袁姗姗滚出娱乐圈”的话题却被衍生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暴力”事件,其本人也成为了“滚出娱乐圈第一人”。
如果说起中国网络暴力事件,首当其冲的并不是“袁姗姗滚出娱乐圈”事件,比较代表性的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网络暴力,不仅通过话语给受害者带来不安、惊慌失措、羞辱感等,而且由于“大合力”的攻击,容易使人陷入孤独与绝望的空间,不能自拔。“滚出娱乐圈”事件的发生,让袁姗姗一夜之间从一个还在摸爬滚打的小演员,变成了被大家声讨的“热门人物”。不幸的是,这一看似成名被观众所熟知,有一个演员叫“袁姗姗”的事件,差点断送了她的演艺之路。到此次演讲,几乎没有作品面世。然而,最幸运的是,袁姗姗选择了“在网络声中被倒下,就在网络声中爬起来。”
某些公众之所以对“袁姗姗滚出娱乐圈”反映如此强烈,究其根源在于袁姗姗演艺的一系列古装角色,未能获得某些观众的认可。此后,袁姗姗的演艺生涯似乎从倒数开始。要让自己重新走出“滚出娱乐圈”事件的阴影,袁姗姗选择了直面,她开始重拾当年的小提琴,健身,让自己的运动中感受充实的一天,美好的一天。与众多网友不同,袁姗姗不沉迷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也不管不顾网络世界中的评论,而是以锻炼身体的姿态,重新审视生活,还“建议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来锻炼身体,当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可以像我一样,身轻如燕,自由翻飞”。
网络暴力,就像一把剑,杀人于无形。从演讲中得知,在美国有百分之四十的年轻人遭受过网络暴力,在法国6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有12.5%的人遭受过网络暴力,而遭受网络暴力,能让受害者产生精神疾病,心理受损,甚至自杀等。与网民参与“滚出娱乐圈”实践相比,袁姗姗此次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网络暴力,倡导网络文明建设更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袁姗姗以自己成功对抗网络暴力事件,还在于至始至终以一颗从容的心去生活。其实,在面对困难之时,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以一颗包容的心,从逆境中走出来。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关心的事去做,需要我们关心的人去爱。”
严珊珊最近以主题为《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的演讲视频,在TEDxNingbo“智造者”这一全球最大演讲平台发布,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逆袭,再加上担任女主角、以自黑为主调的《煎饼侠》中的出现表现,相信“袁姗姗滚出娱乐圈”似乎告一段落,但随后的一系列关于网络暴力的事件发生,我们不应该再坐以待毙。如果网络变成了一个攻击他人的暴力工具,那么网络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如何让网络环境文明化,如何让人善用语言,让人言可敬,将网络文化引向积极健康的道路,是我们当前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