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欧阳修的平山堂

(2008-12-03 19:42:16)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国北方

  扬州:欧阳修的平山堂

  都是因为有了那些名人,以及他们留下的遗迹和轶事,表面看来很平凡的山,竟令人讶异和迷恋。
  早在公元457年的南朝时期,蜀岗就有了大明寺,200多年后大明寺出了个大名鼎鼎的高僧鉴真和尚。大明寺内有一座栖灵塔,很招人,远远地就让人喜欢上了。有许多名人登临过,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朝的欧阳修、苏东坡、秦少游……这些人物哪一个不是在中国文学大堂上稳坐一席!他们咏唱蜀岗,咏唱扬州的诗篇至今依然让人玩味不已。其中,李白等人不过是到此一游,发发感慨就又云游四方了。欧阳修与蜀岗的关系则不同,他在扬州当太守,有长住的打算,于是在大明寺旁构堂筑室,作为游宴之所。这平山堂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欧阳修常携好友和美女来此饮酒赋诗,堂上“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牌匾就是对这段历史的注释。何谓“坐花载月”?那就是最古老的击鼓传花呀。欧阳修自诩文章太守,其“玩酷”的功夫远胜今人。夏夜月下,百盆荷花,嘉宾围坐,让歌伎摘花瓣传客,每朵花的最后一瓣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要饮酒一杯,赋诗一首。这就是欧阳修的仲夏夜之梦!欧阳修是随遇而安的享乐主义者,对此人们应深信不疑。

扬州:欧阳修的平山堂

  其实,欧阳修的际遇算是坎坷的。由于支持革新,他在保守派得势后就一贬再贬,先是从京城贬到湖北夷陵,后贬到安徽滁州,留下名篇《醉翁亭记》,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了他享乐主义的宣言。待到他再贬到扬州时,显然已成为赏玩山水、“游戏”人生的高手。滁州的醉翁亭不是他建的,只是应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之约,写了一篇“作文”而已。到了蜀岗,他显然想拥有一个私家醉翁亭,那就是他自己设计建造的平山堂。在这儿可眺望西湖烟柳、波光塔影,以及更远处的如练长江。左有大明寺的晨钟暮鼓,右有西园的美泉鹤影。也难怪他要如此自得:“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扬州:欧阳修的平山堂

  北宋政坛挺好玩,对于贬谪的官员从来不是一贬到底,大约每一二年再贬一次,欧阳修才在扬州过得有滋有味,这不,一纸调令又来,这回去的是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的闲情逸致好像从来不受搬迁的影响,到哪儿都能找到乐子。风尘仆仆才到颍州,第二天他就去“物色”山水去了。见当地有一个杂草丛生的湖,就让人除草清淤,遍植瑞莲,以扬州瘦西湖为蓝本,重新打扮颍州西湖。你瞧,他又开始诗兴大发了:“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欧阳修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真的很值得我等学习。

扬州:欧阳修的平山堂

  呵呵,话题扯远了。还是来说说平山堂吧。在平山堂边上有一“鹤冢”,颇引人注目。后有碑文:“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住持星悟和尚,在平山堂前鹤池内,放养白鹤一对,后雌鹤因足疾死亡,雄鹤见状,昼夜哀鸣,绝粮而死。星悟感其情,葬鹤于此……”
  风雅之地必有传奇。欧阳修离开扬州之后,蜀岗上的传奇何止“恩爱双鹤”一例。只是无暇一一细述罢了。

 

摄于江苏扬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