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过着微波不兴的生活,现代人才会将激情变成桨,变成橡皮艇,变成波峰浪谷间的尖叫……
漂流运动有一个很感性的专业名词叫“白水漂流”,白水是指流水和岩石碰撞后发生的白沫,人在其上宛若漂于粼粼波光中。
尼泊尔天生就是一个放牧激情的地方,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部的翠苏里河急泻而下,几千公尺的山体之间有仇似的,翻腾着冷冷的水.这样大的水流落差,这样多变的水势,正是白水漂流爱好者的天堂。
从小都以为寄情山水就是撑着一叶扁舟在波平浪静的湖面上悠游,没想到现在要誓死如归地套上救生衣,跟一帮陌生人在异国的河流上同舟共济。当迎面大浪打来,当有人被恶作剧掀下水,我觉得自己好像上了“贼船”。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两岸的山水长卷就像动画似的,晃悠着一种永不停歇的美丽。印象最深的是河流上每隔几公里都有一座吊桥,颤颤悠悠地有人走过,抱着猪草,或牵着小牛,那是中国水墨画般的诗意。每逢此时,我们会高声向他们喊“HELLO”,没有回音,不知是听不见还是听不懂。
操桨弄舟,中流击水,这样的豪情从来都是壮士的专利。这会儿我也拥有,因为救生衣让我变得有恃无恐。三个小时的漂流,人们并不满足于与水斗的欢乐,与人斗也其乐无穷呐!四艘橡皮艇你追我赶,彼此用桨向对方击水。有一艘艇上居然暗藏了一只水桶,可想而知在一桶桶水的浇灌下,还有谁能保持身子的不湿!湿了就不怕了,胆大妄为开始了。在水势稍缓的地段,大伙干脆主动下水顺水漂流,那些脂肪厚的胖子还能抵挡一阵源于冰雪消融的流水,我不行,很快狼狈地爬回橡皮艇,接受阳光一丝不苟的抚慰。
在一片河滩上,我们停舟午餐。大伙都将湿的衣服脱下来,放在礁石上晒,只穿着裤衩,野人似的。然后每人拿两片面包,就着打开的鱼罐头、黄豆罐头,将肚子填满。
因为多山,尼泊尔的道路弯曲而窄小,沿着翠苏里河的山腰有一条国道也像蚯蚓似的。从加德满都到奇湾森林公园,这是唯一的通道。对于会晕车的人来说,这条悬在半空的山路肯定会让他们的肚子翻江倒海,而漂流三小时等于少坐了几十公里的车,享受激情和避免晕车可谓一举两得。
午餐后又漂流了一个小时,我们湿漉漉地上岸,身上最干的就是喉咙了,因为口喝,因为欢叫得太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