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亚洲 |
“神跟人一样多,庙宇跟房舍一样多。”这就是尼泊尔留给外国人最深刻的印象。尼泊尔百分之九十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余则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随处可见寺庙那是不必惊讶的呀!若到纽约,我们可能迷途于数以万计的高层写字楼中,在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我们又怎能不迷失于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的宗教建筑中!窃以为自己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旅人,却也经不起尼泊尔历史古迹的“轮番轰炸”,稍不留心就会将三座古都的历史风貌互相穿插。呵呵,这样也好,或许只有在糊涂中留下的那一片清晰才是自己最为喜爱的。
尼泊尔是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小王国,因为袖珍,可用来建造城市的国土又只有一条狭长的河谷和有限的平原,所以自古以来,每个城市都挨得很近,近得能“鸡犬相闻”。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互为邻居已经有好些年头了,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当时马拉王朝的亚克西雅·马拉王将土地分给三个儿子,看来家产分得还挺公平,儿子们都没啥意见。他们没有打架,私底下还是在较劲。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冈开始了另一种竞争——看谁能将城市建得更加漂亮,是“比阔”的心态在作祟,还是信仰的虔诚在支撑,不得而知。
穿行于三座古城中,游客完全可以从容地给这三位马拉王的艺术品味打打分。从城市规划而言,帕坦按照佛经中经轮的形式设计,以王宫为中心,建筑呈放射状分布;而巴德冈则按照法螺的形状设计建造。遗憾的是六七百年后,我漫步其间,已经无法在狭小的街巷中分清城建的脉络了。好在三位马拉王的竞争焦点放在王宫周围,他们分别建了一个杜巴广场(即:王宫广场),倾其主要财力在广场四周建起华丽的宫殿和寺庙建筑群。这样,我们只要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杜巴广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