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制造了爱人的阻隔

(2020-07-26 22:33:06)
标签:

临终关怀

修行

信仰

陪伴

按:此文是我还在完善中的临终关怀纪实书稿《金风玉露一相逢》中的一篇,因有出版成书的预设,且还在完善,故大多未作公开。

最近,一位运营某传统文化公众平台的朋友找我约临终关怀的相关文章,这篇给他看,说好,但担心在自己平台发了,会有同门中人不理解,引发争议。

“法师们其实是没有争议的,但信徒们不理解。”

我就想玩乐了。

干脆自己发出来,看看有多少以提升爱的能力为名的出发,却达成了分别批判斗争局限的。看看有多少人宁愿迷失在半路上,也不愿以踏实做人为前提,向前提升能力襟怀的。

好不容易上路,别弄错方向了啊,亲们。

(此文上次修改是在2016年。谢绝部分摘录与未经授权的转载。欢迎转发给到您所认识的不同信仰群体人士。)




做临终关怀,常被人问及信仰。

我说,我是在党旗下宣誓过的人,我的信仰就是为人民服务。

这是真心话。虽然,服务的智慧与能力还十分有限。

自然也会接触到有着不同信仰的人士。各个设置门路界限。

比如有一回,为某宗教团体的修行者做临终关怀培训时,我设置的一个环节是,佛教徒做临终关怀,无意中到了基督徒家里,且临终的基督徒和其家属只知这是来陪伴的爱心人士,希望来者能陪他们一起做祷告。

你会怎么做?

当时就好多人卡壳了。

原本,身而为人,遇到其他临终者会有本能的恻隐之情,怎么因为后来选择不同信仰体系,反而要划分类别,忘掉“大爱”了?

这显然不是任一个正派教义所倡导的。所以,显然是人自己弄错了。

因之,信仰之类,万千说法,落到实处,宗旨一定只有一个。

对此,我并不纠结。

陪伴老人时,可能刚在这个房间里和某老人唱过观世音菩萨,念过阿弥陀佛,到了另一房间,就得遂顺对方的意思,开心地来一段哈利路亚。

不都是为了给人欢喜,给人信心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对方已经建立信心的体系里,把自己融进去,成为一份助力,与之共同回归内心的宁静。

如是行,才不负各路师尊教诲,才是基于心地良知的无染之行。

 

(一)赞美主

92岁的王奶奶,一人独住一间房。基督教徒,每次义工去,她都要做两件事,一是唱歌,二是发吃的。

唱儿歌。

风呀,你要轻轻地吹,雨呀,你要微微地下,娘的小宝宝,就要睡着了……

唱赞美诗。还带着做手势。

赞美主,赞美主,赞美主在早晨,赞美主在中午,赞美主在黄昏时。

感谢主,感谢主,感谢主在早晨,感谢主在中午,感谢主在黄昏时。

她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唱到早晨,手就指天,唱到中午,手平指出去,唱到黄昏时,就往地下指。

一年之后她离世,义工们怀念她的方式,就是学着她的样子,抬手跺脚地唱这首歌,乐不可支。

每次陪伴,义工走前,她会再发小食品。儿子每周来看她一回,她都会让带些吃的。等义工来,排好队,一人一个。青梅果,或者糖块,或者花生。

花生,她叫“长生果”。吃了长生不老。

还送祝福语: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活到一百零八,也没有什么稀奇巴拉!

她用徐州方言讲起来,拖着柔长的尾音,妙不可言。到后来,我们会背了,就跟着念。

一直以为她非常开朗,每次好像是她在陪我们。直到那个早上。

那天义工来的不多,没安排到她房间。但会和义工讲,如果指定陪伴的老人陪好了,可以留点时间,自由去回访之前陪过的老人。

我去指定的房间,经过她的房门,就见她背对着我,端坐在床上。听到我的脚步声,转过脸来就灿烂地笑:哎呀!你怎么现在才来?我四点半就起来等了!

那时经验不多,还不知道要顺其自然,就执着于完成分配的任务,于是笑着和她说,奶奶,今天我先去陪另外一位。

她略一顿,就笑:好好,你去陪别人吧!

转过脸又坐稳了。背影给我。

几分钟后,我又经过房门,她又转身,绽放笑脸,见是我,收了:哦,你去吧!

十分体谅。也有些落寞。

于是,在走廊上碰到其他陪伴已经结束的伙伴时,我和他们说了王奶奶,就相继有人过去了。她那屋里,笑声,歌声,又响了起来。我的陪伴结束时,也去看了她,赶上了“活到一百零八”。

她常讲感谢主的故事。比如,有一回房间里的吊扇落了下来,就落在她身边,一点没伤着她。她说,上帝的仁爱呀!

她也有坚决的时候。养老院装修,老人分流,她不愿意走。院里的老人一个个另觅住处了,她还在坚守。去陪伴时,她说,我就是不走!看他们能把我怎样?

两个月后,义工分流完了,仍没有王奶奶新的消息。有些挂念她。

那次在新去的养老院服务,结束时回来集合,经过一个房间,眼睛一扫,我觉着疑惑,咦,王奶奶?

再回来,果然是她。

我站在门口,笑着看向她。

她坐那,有些局促拘束。抬起头来看我,眼睛亮了,双手就张开,满脸是笑:哎呀!哎呀!哎呀!

说不出话来。就向那张开的双臂迎过去,抱上。

好几位老朋友闻声而来,一一拥抱。她乐坏了。

依旧发东西吃。唱歌。风呀,你要轻轻地吹。赞美主在早晨。活到一百零八。

她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从义工第一次服务开始,她就会请对方把自己的姓氏写上去,写满了一页,又到第二页。

转院后,十方缘又有新的义工来看她。她那本子还带着,让大家写姓氏。

如今想来,她的身体状况到后来是有些退化的,只因她见到我们时,始终兴致高昂,唱歌祝福,声音洪亮,我们都认为,她可以活到很久。

春节之后,得知王奶奶走了。过年期间,好几位我们陪伴过的老人都走了。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唱,赞美主……

 

(二)让圣母住进她心里

与王奶奶相隔不远的房间里,住着一位信天主教的奶奶。床头贴着圣母玛丽亚的像。

她病的比较重了,长期卧床,皮肤有病,无时不在疼痛。

有妄想症状。说护工经常半夜要跑过来掐她脖子,想把她掐死,又或是打她耳光,把她脸打肿了,又或是偷了她的衣服,等等。

新义工首次陪伴,很容易信了这些话,继而对护工有意见。

那次陪伴在侧,听她说痛苦之类,我就抚触,播放音乐。一首孩子唱的清脆纯净的歌。听完,她突然自发地说,对不起,请原谅,神啊,谢谢你,我爱你!

如是几番。安静了好一会。

皮肤还是疼痛。她又开始讲护工迫害她的故事了。到末,她问我,你说,我能不能向圣母玛丽亚祈祷让她也得病?得重病!

她,是指她想象中的敌人,护工。

我握着她的手,说我的想法:要是这样,她会痛苦,就更没有力量对别人好了呢。

也是哦!她突然不知要如何寻求新的解药。

——也许,我们还可以换一种办法,是请求圣母玛丽亚也住到她心里去,挽救她这只迷途的羔羊,让她也懂得爱人。你觉得行吗?

她想想,说嗯,行。这样也好的。

她就托我帮她去教堂向神祈祷,因为她去不了。

我说,未来一周内,如果我到了教堂,一定照办!

结果次日,带孩子去情侣园玩,就看到一个教堂。

大喜。直冲过去,往里走,想要祈祷,被人拦住说不行。

原来这是仿教堂的建筑,只为新人拍婚纱照所用,没有神职人员在。因之,不许外来人员进来。

祈祷也不成。

好吧,出来,对着那建筑,对着阳光,对着每个生命心中的圣母玛丽亚祈祷——苍天啊,大地啊,保佑这位奶奶善愿得成吧



这里来的少,更多作品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是谁制造了爱人的阻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