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中国前收到了许多礼物,其中一样是好些陪伴心旅的伙伴们给我写的信。金粒倡议的这个礼物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温暖和感动。前天看的信和我的回信使我想到这些陪伴的心路历程其实可以分享,在得到这位伙伴的同意和去掉名字后,把它们录在下面与大家共享。
这位伙伴给我的信:
---------------------------------------
叶先生:
您好!自从应了金粒的倡议,送您一封信,就开始了内容构思,与您结识的过往一幕幕掠过,想说的话在心中翻来覆去,但至下笔时,却忽然不知该如何为它们找到一个出口。而断断续续写作这封信的过程,似乎也是一个接连询问自己是否在每日晨昏叠错中践行爱的心态的过程,像一份写给自己的答卷。
最想表达的依然是感谢吧,美新路和您给了我很多个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成为志愿者,对另一个陌生心灵有了一份长久责任和托付,第一次非旅游意义的前往中国真实的农村,感受到“城乡差距”背后的意味,第一次被一个人沉思时蕴藏的情感与真诚感动的热泪盈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面对自己、治愈自己,而后渐渐充满对生命坚实的乐观与希望,第一次感受到“纯净的心意”可以有多纯净,第一次学习陪伴,谦逊而温暖的,不再“自我”的非要在他人生命里求一个存在,第一次学习真正的倾听,然后心里生出温柔的慈悲,仿佛莲花盛开,第一次坦然的告诉自己沉默其实就很好,第一次……
生命是一段旅程,我们托生为人,来这世间,几十年光阴度过,想收获、追寻的怕不仅仅是父母的宠爱,恋人的疼惜,世人艳羡的功名,或青春永驻,应该还要有些别的,是的,那应该就是稻盛和夫先生说的,“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我深深感谢美新路为我开启了这扇门。
这里还想说一段小插曲,虽然参加心旅小组之前也已服务了大半年,但始终不理解究竟什么才是爱的心态?难道我们的生活里不是无处不在着各种各样关于“爱”的提醒么?电影、电视剧,畅销书、流行歌曲、商家促销、各种节日、人们挂在嘴边的谈论……可是这和爱的心态有何不同,我不得其解,直至参加心旅小组大半年后,我在某个时刻,忽然读懂了《哥林多前书》中的那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这不就是爱的种种心态么?如若能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平和、发自内心的做到这些,我们不就是一个怀抱爱的心态、幸福的人了么。
正如您送我那首朱熹诗中的含义所言(“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是这首么?如不是,还烦请您邮件指点告知,呵呵),成长道路上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废,最后都将在某天被神奇的串成一段美丽珠链,散发生命美丽、温柔的光泽。
以后见您、和您相处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了,心底真的不舍,但若换做另一种心态,不是从自我需求被满足的角度,而是明了、相信您做出选择后,您的生活将更幸福、更美好,那么我的心中应该仅存的就是一份明亮、深深的祝福了吧——您若安好,便是晴天。
祝 身体健康
静和沉美!
我的回信:
---------------------------------------------
前天读了你8月25日的来信,它带给我许多的感动和欣喜,今早又读了一次,决定给你回信。你们给我的信我都很珍惜,因此在离开北京的飞机上舍不得看,因为那时一直很担心我们家的老猫Leo是否可以经得起这次远渡重洋的大折腾,想等来了王树林(Kingwood)再一天看一封信。一晃来这已一阵子了,此刻是这里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晴暖,偶尔的鸟鸣和风铃声更点出了四周的宁静。这个湖边别墅本是我献给母亲暮年的生日礼物,因她老人家一辈子都喜欢绿水。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对简单生活的实践而住进了这个自然和优美的家园。(我不想拥有多过一处居所,但又不愿卖掉这所一直和哥哥姐姐共享的母亲故居,因此只能卖掉北京心爱的房子了。)
谢谢你的祝福,我返美后生活的很好而忙碌。发现一旦进入定居的心态,还是会愿意花很多时间把房子整修到珮慈和我都喜欢的样子,由于这是一个20年的老房子,下面几个月有的我们忙的了。我也有一份说不出的轻松。我想一方面是我从没有退休过,在这里可是过着一种退休的生活了。另一方面,以往我总是喜欢计划和控制我生命各方面的进展,但自从走进陪伴的道路里以来,我愈来愈懂得让生命在我面前慢慢的掀开,这真是一种从容和常有惊喜的过程。
谢谢你对自己内心旅程的分享。如果说到感谢,那只有你自己每一天每一次踏在这条路上的脚步吧。因为我们的生命里从没有一步路是别人能为我们走的。但我也明白在路上有方向相同的伙伴一起结伴而行的快乐和温暖。这份感谢是双向的,我也同样感谢有机会在路上和你能彼此陪伴一段人生内心的旅程。
做为她的一个老志愿者,我也觉得美新路是一个比较纯净的机构,它使我们能在彼此支持中专注的去陪伴一个原本陌生但需要陪伴的孩子或老人。有的陪伴走的较短,有的陪伴一直连续到了尽头,但它们都贯穿着一份在善意中的用心和美。意外的常是我们自己在这条路上对自己的认识、对陪伴的体会以及对人对事态度上的转变。我有幸在生命的旅程里能带出一个这样的礼物,确实也是意想不到的,并因为这十多年来的用心和对爱的坚持带给了自己许多成长、转变和快乐。
喜欢你说的小插曲,我也有许多类似的体验。爱的本质虽然简单,但爱显现的心态却有万千种,根据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体验。社会上爱已被用在太多的地方,往往偏离了甚或失去了它的本质,容易让我们对爱有误解。我个人的体验爱其实仅是一种自然的分享(常被看作是给予),我觉得爱的本质很简单,它是始终如一、没有条件的关心、尊重、接纳或支持。就像你说的,往往我们在一本书里或一个人的言行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却会在一段时间后在另一个不相关的环境里豁然贯通、开花结果。我虽非基督徒或佛教徒,但不时的会对他们的教导或经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共鸣。你提到的有关保罗所说的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我家里有一副剪纸就是这段话。只是,虽然通往爱的道路都是相通的,它们的要求却也是一样的高,在日常生活里实践起来是多不容易啊。我自觉回首来时路已走了一段长远的旅程,但往前看,却觉得纯然的爱仍在遥不可及之处。好在我虽已满头华发,但活在爱里仍是我这个老学生不移的方向,所以即使不时的跌倒,但每次总又能爬起来往那一步一步的靠近它。我也明白,走这条路本身就是在实践一个爱的本质。保罗讲的多好:“爱是永不止息。”
朱熹的诗你记的没错: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艋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泛舟”。
我们对这首诗的体会类似,但你说的更好:“成长道路上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最后都将在某天被神奇的串成一段美的珠链,散发生命的美丽、温柔的光辉。
我走了,但也没走。所有过去的都成了永恒的一部分。
祝福,
祖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