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了解到这些后,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在此之后老谭和梅兰芳合作了《四郎探母》也是有可能的。假设他们的合作是在民国元年冬以后,那为之操琴的会是梅雨田吗?答案是否定的。梅雨田生于1865年,即清同治四年,卒于1912年,即民国元年。根据《舞台生活四十年》的记述“我第一次在文明茶园贴演《玉堂春》的情况,在我自己说是值得纪念的。这是宣统三年秋天的事。”“他(指梅雨田)是教完我《玉堂春》以后,转过年来的 八月二十八日死的,那年他是四十八岁。”梅兰芳的《玉堂春》是他伯父手把手教的,第一次演出于宣统三年,即1911年,而转过年来梅雨田就去世了,所以我们可以得知,梅雨田去世于1912年夏天。也就是说,在1912年冬,谭鑫培、梅兰芳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梅雨田已经去世了,所以即便他们两人在以后合作过《四郎探母》也绝不可能是梅雨田操琴了。
那谭鑫培和梅兰芳演出《四郎探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否真有梅兰芳“马前”让老谭丢丑的事呢?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有详细的记载,由于篇幅过长,我在这里只简单的概述一下:他们当时也是在天乐园演出,戏报已经贴出去了,可是老谭那天早晨起来就觉得身体不适,饭后试音嗓子也不给,就想回戏,结果戏馆回话说园子满座,不能回戏,老谭硬着头皮才去演出的。当晚梅兰芳见他精神不好,问他是否对对戏,还再三要求在台上兜着点儿,老谭说不用对戏,并告诉梅兰芳:“孩子,没错儿。都有我哪。”他上场唱完慢板,等再唱“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的时候,嗓子突然哑到一字不出了,后面的快板对唱也是只见嘴动,听不到唱词,最后过关被擒时翻了一个“吊毛”,才赢得了满堂彩,“见弟”后就半途终场了。这事对谭老板打击不小,但他却鼓励梅兰芳过一段再唱这出戏,挽回局面。休息了一个多月后,谭鑫培约梅兰芳在丹桂茶园重演《四郎探母》,老谭使出浑身解数,越唱越好,“未开言……”的倒板唱的转折锋芒,跟以往大不相同,后面“叫小番”的嘎调一口气唱完,后面场子也严密紧凑,整场演出非常好,不仅挽回了上次失利的面子,更赢得了新的赞誉。可见此事从头到尾与梅兰芳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老谭个人原因,也就谈不到梅兰芳“马前”,使老谭赶不上,而得罪于他的事情了。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电影热播,让很多关于梅兰芳的故事都涌现了出来,难免有不实之谈,当然珍闻轶事不能避免,不过作为对梅兰芳先生人生和艺术的解读,还是更应该严谨一些。京剧史其实就是京剧演员的人生史,我们今天来研究京剧,吧京剧作为一门学科来解读,更需要有认真的治学态度。我作为后生晚辈,本着对京剧无限热爱的心情,才写此文与翁先生商榷,绝无意冒犯之意,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唯盼赐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