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艺术家携手铸造经典开拓演艺新空间 喜剧《…SORRY》在沪完美谢幕
本报讯(资深记者 唐宁)俄罗斯二幕喜剧《…SORRY》昨晚在上海话剧中心完美谢幕,结束了本轮的8场演出。全场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对南北艺术家携手铸造舞台经典深表赞赏。
俄罗斯“新浪潮”戏剧家亚历山大·加林写于1992年的话剧《…SORRY》,讲述一对怀有文学理想的初恋情人,分别后历尽坎坷20年,又带着各自的伤痕,戏剧性地重逢。经验的落差产生观念的差异,令他们在构建新生活时发生了冲突。结果,看似自由的人陷入了迷惘,而深陷困境者却以自己的方式选择了未来。著名导演查明哲以这出戏阐述“寻找”的命题,表达对人类的关怀与怜悯。在他的诚意盛请下,艺术家焦晃与冯宪珍联袂担纲,南北艺术家同台献艺。
《…SORRY》8月中旬在北京首演即获强烈反响,本月移师南下,又引发沪上艺术界和知识界的浓厚兴趣。作家王安忆说:“戏的形式和内容结合得非常好,整台演出很吸引人,结尾时发生的逆转很有反讽意味,是一出深刻的喜剧。我对这出戏的编剧非常尊敬,同时也感谢导演和演员,以高度的技巧展现了戏剧艺术的魅力。”
上海戏剧学院周本义教授和俄罗斯研究专家杨伟民说,整台演出把他们带回在俄罗斯留学的年代,并且“产生了莫名的忧伤,全剧矛盾冲突不仅在尤拉和英娜之间,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是全人类的矛盾与彷徨”。
剧作家赵耀明认为,这出喜剧“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人生的方式,让我非常感动”。对于少数年轻人“看不懂”的说法,赵耀明说:“其实这出戏情节并不复杂,台词也不算生涩隐晦,但确实需要较多生活阅历才能感同身受。年轻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我仍希望国话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艺术追求,多制作经典戏剧,使我们的舞台更加丰富多样。”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还高度评价了2位演员的表演。上海戏剧学院卢若萍教授认为:“具有如此光彩和功力的舞台演员现在越来越少,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对表演教学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SORRY》在制作上采取了剧院和创作人员共同投资,由国话自行组织出票的新模式。可喜的是,北京首轮演出6场就基本收回了投资。
焦晃(右)、冯宪珍同台献艺 图TP
http://info.news365.com.cn/was40/document?RecordNo=0&ColumnName=%CD%BC%CF%F1&MultiNo=0&channelid=38359&randno=0.4980554862552017&searchword=+%C8%D5%C6%DA%3E%3D%272005%2F9%2F14%27+AND+%C8%D5%C6%DA%3C%3D%272006%2F9%2F14%27+AND+%28%B1%EA%CC%E2%3D%C4%CF%B1%B1%D2%D5%CA%F5%BC%D2%D0%AF%CA%D6%D6%FD%D4%EC%BE%AD%B5%E4%BF%AA%CD%D8%D1%DD%D2%D5%D0%C2%BF%D5%BC%E4+or+%D2%FD%CC%E2%3D%C4%CF%B1%B1%D2%D5%CA%F5%BC%D2%D0%AF%CA%D6%D6%FD%D4%EC%BE%AD%B5%E4%BF%AA%CD%D8%D1%DD%D2%D5%D0%C2%BF%D5%BC%E4+or+%B8%B1%CC%E2%3D%C4%CF%B1%B1%D2%D5%CA%F5%BC%D2%D0%AF%CA%D6%D6%FD%D4%EC%BE%AD%B5%E4%BF%AA%CD%D8%D1%DD%D2%D5%D0%C2%BF%D5%BC%E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