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生阿泰
老生阿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5
  • 关注人气:2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莱尔会给开发商“拔毛”吗?

(2007-11-06 15:25:19)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房产/置业

房产制度

政治家解读

中外对照

布莱尔会给开发商“拔毛”吗?

 

卸任不久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天来深圳旁边的东莞,到松山湖那边的一个会所参观,发表演讲。这是条不小的新闻。

 

但是,在深圳地产圈的人们看来,无非是世界政要级人物的一个飞行作秀。此前,克林顿来过,布莱尔的前任梅杰首相也来过。一时传媒蜂至,声响很大,走后留下一段口口相传的故事,如此而已。

 

中国的地产商整合资源的能力,历来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这样的事件并不十分的传奇。

 

一位熟悉的朋友参与其中的策划和联络,在一个饭局上说起由来和沟通细节,竟是相当的平淡。我想,除了自谦,另一种表示是,司空见惯。

 

布莱尔的口才,想必也不错,听说人家马上要竞选欧盟主席,想想竞选演说的那种阵势,就可以猜测布莱尔先生的词锋和现场风采。

 

布莱尔来了,自然不会直接评述楼盘之类,演讲的题目也是相当的宏观。这是政治家起码的气度。听众怎么品味,传媒怎么写新闻、策动和张罗的一应人等,心中怎么想,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空间。但是,既然这次动静不小的活动,有地产商在背后作东,布莱尔的演讲就不会和地产干系全无。

 

好像记得布莱尔卸任之后,走出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曾经为自己的住宅按揭,小小的挠过头皮,消息属于花边新闻,所以当不得真的。但是,接任的首相戈登·布朗发布施政演说,有一条就是要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看来,布莱尔在任期间,关于房地产问题的答卷,交的不是太好。由此,也证明了房地产问题的存在,中外皆然,我们没有必要特别的忧虑和慨叹。

 

所以,我们不要太指望布莱尔今天的一通演讲,大到能够给中国的房地产开出疗病的一道良方,小到帮助某某楼盘卖出天价,卖出个“当日售罄”。知名度一度响亮,眼球一阵惊羡,人气一时陡升,都有可能,尤其是媒体爆料、完全可以相见的是,热闹非凡。至于布莱尔先生信口讲来,倘若说到地产问题,会不会被我们这边的权威专家们看做不够专业,都没有什么关系。上面这些,便已经足够了。

 

所好的是,英国在地产开发和公众居住的问题上,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尽管布莱尔先生任期之内,跟随布什总统,在伊战泥潭中跋涉得有点吃力,上述这一方面的实际政绩不够彰显,但是说说政策理念之类,多半还是可以言之有据的。

 

凑巧,看到网上一篇文章,题目很硬,说:看英国人怎么从开发商身上“拔毛”!说的就是英国开发商拿到土地,要想盖房子赚钱,必须盖出大约20%到30%的社会住房来。这些占一定比例的社会住房,不管是拿来卖或是租,开发商都必须要保证它们与市场出售的房屋同等质量,而且所处地段有可能与市场出售的房子相当。这些住房最终会移交给相关管理机构,用以作为社会住房的长久储备。如果开发商不想盖,那么,“按照英国现行的规划许可,即使费尽周折拿到一块地,没有政府的许可,谁也别想盖一砖一瓦”!

 

写这份帖子的网友在英国做过观察,“房地产开发”在英国人口中会被说成speculative development。Speculative有投机的意思,人家乐意在“开发”前面加上这个词,并不忌讳这种贬义色彩,几乎直接认同房地产开发的赚钱欲望与投机诉求。但是,“不为社会作贡献,就别想赚钱。英国房地产业的规则就是这样。”所以,政府出面从开发商身上“拔毛”,开发商即使一百个不乐意,为了赚钱,还是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

 

当然,现行的英国住房保障体制,政府的“拔毛”也不会多么的粗鲁。开发商和政府、以及民间的房屋机构之间,有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甚至社会住房定价这样的环节,都可能由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完成。而协商的基本原则是,开发商必须为社会、为低收入人群做贡献,在他们做贡献的同时,可以从政府获得一定优惠。这也是开发商本身在市场生存的保障,而从房地产开发中谋利,并非“像卖大白菜一样卖房子”那么简单了。

 

如果上面的规定,就是在布莱尔先生任期当中一直实行的,那么,演讲之中或者互动问答的时候,他会不会亮出“拔毛”的一招呢?

 

实在不便猜测。只是想想,可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