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房产/置业房产产业结构国力根基 |
前天发帖子,担心嫦娥嫁了地产。算是处江湖之远,作布衣之忧,罢了。
想不到网友之间有些议论。比较尖锐的是,你以为嫦娥有了那点月球居住的资历,了不得?切!有富豪榜的排名没?广寒宫一住数千年,没有换个几次住所,靠!本身就相当的跌份儿了!就那座叫做广寒宫的宅子,文人骚客言辞写得漂亮,哪里比得上现在满眼都是的豪宅别墅?月球上连水都没有,能称得上“纯水岸”吗?浪漫海岸肯定也是没有的,“无敌海景”的口号就喊不出;至于高尔夫之尊贵,更是甭提了!当年奥姆斯特朗一脚踩下去的时候,只能在坑坑洼洼的月球地面上,留下个干巴巴的脚印,尽管相当伟大的说这是“人类的一大步”,但是,连高尔夫挥杆的优雅姿势都没有摆下,这就起码让我们的地产大亨、财富精英们很是瞧不起。
所以卫星奔月的豪举,让深宫嫦娥也激动起千年情感和梦想情怀,是一回事;中国地产是否会理会嫦娥眼中的秋波,又是一回事。
因为嫦娥未免寒酸了。
10月25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到,“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计算,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
绕月探测工程仅花费了两三公里地铁的钱!记者为此真情期待,这种节俭精神能够处处得以发扬光大,成为各级部门的铁律。
随后文章列举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26期刊登的资料,说我国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
于是记者深为慨叹,绕月探测工程每年仅平均花费约4亿多元,若与全国的铺张浪费、行政管理经费的过快增长比起来,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这真是让我们汗颜!
其实,记者知道不知道,一个豪宅项目的卖价,何止这嫦娥奔月工程所费的区区之数?中国房地产所卷动的资金,已经是上万个亿了!相形之下,“嫦娥”之寒酸又岂是那么一点点?所以,网友的质疑,不能说没有道理,而地产眼中不会有嫦娥之倩影,似乎颇合中国之国情!是个幽默,还是讽刺?我说不出。
嫦娥尚穷,地产富极,是个确定的现实了。所以这段姻缘存疑,也很自然。我可以收回那份帖子。心情?也说不出。
所好,一切都是借来的比方,并不关乎戏说之爱情。但与国力之是否强盛、国计之是否周全、国运之是否昌隆,岂可曰无关?
在这个重商气息罩顶、日益浓厚窒息的江湖之上,囊中财富居然是如此一杆左右上下的天平!令人不能不唏嘘扼腕!
稍大处说,国家产业格局的调整、资源资本的配置、财富分配的倾斜、整个社会价值的取向,孰轻孰重?痛耶幸耶喜耶忧耶?!
我更不能解。所以,岂止是扬子晚报的作者汗颜,老生也汗颜。而且,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