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写一首诗
(2014-05-28 16:30:01)
标签:
高三华盛顿邮报错过诗歌酒杯文化 |
2007年,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一个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计45分钟。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
大约有两千人从男子身边经过,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赶路了,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最终,男子共收到32美元。
没有人知道,这是《华盛顿邮报》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主题是关于感知、品味和人们的优先选择的。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巴赫作品,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他使用的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而如果他在剧场演出同样的音乐作品,门票高达200美元。
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真的,我们错过了什么呢?就像地铁中赶路的人们一样,匆忙的脚步,疲惫的身影,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似乎就可以轻易概括我们的人生。试卷、试卷,还是试卷;做题、做题,还是做题。青春本是一场盛宴,但高三却是一道坎儿,连快乐都像是要有所节制似的。墙上离高考还有某某天的日历越撕越薄,心里的紧张之弦越绷越紧,札记中的词语重复着迷茫、困顿、无力……高三,成了实实在在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不妨自问:此时此刻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我想要的和正在做的是什么关系?
于是,我们就停下来。讲诗歌鉴赏时,我们不妨停下来写一首诗,换一个角度,来用心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从哪里开始呢?我选择了五言绝句作为范本,教你们平仄,教你们押韵,告诉你们要使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于是,就有了这二十多首诗歌。像新出炉的面包,散发着持续的、喃喃低语似的诱人气息。
我欣喜地看到,一旦跳出考卷的束缚,你们就一下成了自在的诗人。今后的若干年后,当你们翻开这本小小的诗集,会不会记得,宋佳怡的诗喜欢的人最多,得了20票;成致均一首不过瘾,一下写了三首;王玥的典故用得多么深沉;叶小琪的字是那么飘逸;杨凯麟的内容如此震撼……这所有的一切,会像阳光漫步于云间,见证你们的青春,曾燃放过多么绮丽的烟火。
青春是一场盛宴,请为你们的诗歌高举酒杯!因为,你们至少没有错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