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婚姻被错误地坚持
(2011-08-22 07:07:49)
标签:
李子勋同一屋檐下中国式婚姻情感 |
女人排行第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女人的母亲是老实厚道的农村妇女,有点文化,为家庭放弃了教师的职业。父亲事业有成,当了个小官。女人4、5岁时,父母感情就不好了,父亲要求离婚,母亲不愿离,从此母亲就开始过忍气吞声守活寡的日子。父亲在外养女人,公开的就有2个。经过母亲十几年的坚持,一家人终于在县城团聚。父亲退休,子女成家后,父母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女人因从小在自卑、恐惧中长大,性格孤僻、胆小,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从此不相信男人,不相信婚姻。虽身在婚姻中,虽然有了可爱的女儿,却因丈夫出轨分居冷战6年多,丈夫的收入也归他自己管,女人看在丈夫对女儿还很爱的份上,委屈求全地过着有名无实的婚姻生活。
这是个在婚姻里坚守着的女人,眼见就要走她母亲的老路。也许未来的悲剧,并不在必然解体的婚姻,而在悲剧的反复复制,厄运的反复轮回。她疼爱的女儿,很可能如她一样,从此不相信男人、不相信婚姻,长大后变成埋怨男人、埋怨婚姻的怨妇。
上面这个案例,母亲第一个失误就是单方面放弃了自己职业,这一做法甚至可以说是自毁前程。放弃职业很多时候意味着放弃了提高自我的台阶,不少家庭妇女被丈夫嫌弃,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婚姻中的双方,若一方在前进中,而另一方裹足不前,那么后者所面临的被抛弃的风险系数是相当高的。
母亲第二个失误是在没有感情的婚姻里坚持了十几年。快乐、幸福从何谈起呢,忍气吞气的日子,战战兢兢的生活。至于归属感,也许就只一个名分罢了。母亲几乎没有从这场婚姻中得到正面的东西,尽管她养大了三个孩子,但最终不免离婚的下场。而母亲的女儿,案例中的女人,她的婚姻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受了父母的不正常婚姻状态的负面影响。
维持婚姻的到底是什么?婚恋专家李子勋认为,人性立场上,婚姻应该具有3个基本功能,互利,分享,并存
有人可能会认为,李子勋的观点没有提到爱。其实,我个人认为爱和婚姻还真不是一回事。爱是婚姻的基石,因此,每个人完全可以把“不爱”当成婚姻解体的正当理由。有人喜欢把闹离婚和个人操守及道德观相联系,其实原因并没有那么复杂,原因只是不爱了。道德的大棒捶打不出美满的婚姻,也无法绑架凋谢的爱情。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明明眼见婚姻的失败,还会有那么多的女人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敢重新选择新的生活呢?
案例中的母亲和女人,想来更多是为了孩子。孩子问题,的确是很多中国式婚姻维持下去的原因。不能否认,更多的父母的确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为了孩子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追求的。
但是,让孩子看到貌合心离的两个不爱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那会给孩子怎样的婚姻观呢?孩子果真的能从这种不正常的婚姻中得到快乐吗?对此,我相当怀疑。离异不等于不要孩子,孩子和父母的血亲关系是永恒的。我认为,选择离开已死的婚姻,勇敢面对未来,对孩子倒不失为一种正面的激励。
一旦婚姻被错误地坚持,受伤的不单是你自己,还有你无辜的孩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