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在门里,还是在门外

(2011-06-22 00:30:33)
标签:

克尔凯郭尔

索伦

爱的哲学

存在主义

情感

“阳光轻拍大地,

月光亲吻海水——

所有这些吻价值几何,

如果你,不来吻我?”

熟悉这首诗歌的人,定能叫出它的名字——《爱的哲学》,这是雪莱的诗歌,以自然之爱呼唤恋人之吻。诗人忽略让人长吁短叹的婉转语言,运用类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兴手法,点染出人类之爱的可贵。全世界的美丽,都抵不上爱人一个吻。这是诗人的语言。

一个崇尚物质的时代,诗人们,渐渐走散了,慢慢走远了。于是,爱似乎也变成一种模棱两可的东西,便只剩下了哲学。

存在即合理。提到存在主义,人们头脑中大约会出现萨特的名字,其实,索伦·克尔凯郭尔才是存在主义之父。只因他是丹麦人,著作流传的广度比不上萨特罢了。

1837 年,当新闻记者的克尔凯郭尔,初识雷吉娜·奥尔森。15 岁的少女爱上了他,这个有着先天生理缺陷(驼背跛足)的存在主义之父。1840 年,他们甚至还订了婚。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的“存在”,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却是上帝。他相信,神给予了他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或与爱人相恋相守,过平常生活;或解除婚约,用余生信奉上帝,去开创一门崭新的哲学。

最终,克尔凯郭尔选择舍弃爱人而献身上帝。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爱,究其根源都是神的行为。

然而,神的爱也不能帮克尔凯郭尔解决人生的困境。解除婚约之后,克尔凯郭尔倍感痛苦,在日记和著作中,和雷吉娜的关系一直都是他自我折磨的思虑主题之一。或许可以说,他一生都这样无望地爱着雷吉娜。

人类的自欺行为可以断送自己一生的幸福,克尔凯郭尔的幸运在于,他还有传世的哲学作品可以聊作安慰。

克尔凯郭尔做出舍弃爱人的选择,实际上是担心爱人今后会离开自己,与其被抛弃痛心疾首,还不如先弃爱人而去来保持自尊。一个生理有残疾的人,无论他如何聪慧过人,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克尔凯郭尔的名言“一切真正的爱,究其根源都是神的行为”,让人有超乎尘世的荒诞感。克尔凯郭尔的解释是,“当我们相信自己爱着什么人的时候,其实是神在爱;而当我们相信有人在爱着我们时,其实是神在被人爱、接受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是神在爱或被爱,或者说,是神在爱神自己。也就是说,和人毫无关系。

纪德小说《窄门》写了一个爱情的悲剧。女主人公阿莉莎深爱着杰罗姆,但她恪守清教徒的戒律,把爱情深藏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阿莉莎的妹妹问杰罗姆:“这么说,你认为人可以把绝望的爱情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心中了?”杰罗姆回答:“是的,朱丽叶。”伤痛必须由活着的人来承担。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我认为,阿莉莎与克尔凯郭尔一样,其实都没能进入窄门,他们埋葬了爱情,摒弃了人间真实的感情,于是只能死在令人绝望的窄门前。阿莉莎的最后一封信正是这样写的:“快点吧,我想现在就死,免得自己回过味来,发现自己仍然是一个人。”

最后,请跟我回到雪莱《爱的哲学》这首诗吧,神的爱价值几何,如果你,不来爱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