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网友对《T-MMB技术分析(转)》的补充

(2008-04-12 22:25:43)
标签:

手机电视

国标

t-mmb

技术分析

it

分类: 手机电视&移动电视

  收到一位网友的纸条,他对我前面转的《T-MMB技术分析》做了些补充回复,想在留言中贴不上来,我从他的博客转到这里,供参考。

  我一向强烈地认为技术的比较在本次手机电视国标事件中是第二位的事情,第一位的是此次国标评审本身有无必要、是否合理的问题。但在此转发对技术的探讨,也是希望技术专家们能够对相关几个方案有客观的评价,以便让业界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不是光靠嘴说如何如何先进。如果有T-MMB阵营的技术专家做相应的介绍或者回应,可以发到我的邮箱zenghm@gmail.com,我也会一并转发上来。

  今天参加飞象网项立刚老师组织的TD沙龙,一位嘉宾就技术与市场的观点很值得思考,“一流的技术未必有一流的产品与市场,就像CDMA比GSM技术先进,但在中国,前者没有后者做得好。”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听到各方面专家对相关标准方案的客观评价,作为业界的参考。

=======================================================================

刚看到曾社长的(曾会明加注:此文并非我写的)<T-MMB技术分析(转)>(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0ec0a010099nl.html

写的的确有水平,由于还没征得作者同意,不能全文转发,但感觉有两点需要补充:

 

所谓的核心创新:(DVB-S2采用LDPC,较DVB-S,性能提高4dB左右)

  做过信道编码的人都知道,LDPC的性能和码长有相当大的关系,码长越长,性能越好,T-MMB码长比DVB-S2短得多,不能简单地类比,只能作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上限。

 

T-MMB最高时速590公里/小时的.测试环境:

载波频率:

  DVB-H用的是U段,为460M-850MHz,T-MMB和DAB用的是III波段,频率是160M-220MHz,差了2-3倍,因此把590除以3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对比。

再就是传输模式:

  OFDM系统中的载波间隔对最大时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T-DMB的200公里/小时测试模式是用的是DAB模式I,T-MMB几乎肯定是DAB模式III,两者载波间隔相差8倍。

  让新岸线测个L波段,模式I试试,能测出250公里的结果的话,我就举双手赞成T-MMB成为国标。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这些东西专家组很有可能不知道,楼教授可能会不太明白,但清华的人是做过OFDM 和LDPC的,他们怎么会不知道?但竞争对手使用如此阴损的招数,面对如此不公平的测试结果,他们为什么不提出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被人打了招呼,已经被桌子底下或者屁股底下的原因搞定了?

真是奇哉怪哉。

 

==================================================================

延伸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