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电视国标征集就是一个陷阱!

(2007-12-09 01:07:47)
标签:

it/科技

手机电视

国标征集

cmmb

【文/曾会明】

  谁听说过一个公平的考试,有个考生不报名,考试就取消或者延期的?!这本身就已经说明这就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考试,或者是非要让这个考生中状元,或者是非要让这个考生名落孙山而又得口服即便心不服。

 

  此前,我的博客中已经写了几篇关于CMMB与手机电视国标征集有关的文章,相关观点其实已经阐述得差不多了。
  随着上月又爆出CMMB拒绝参加测评,随后国标测评暂停的“新闻”,不少媒体及专家又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对此,有几点感想:
  1、从我们国家现有的政策来看,82号文规定广电电信业务互不准入,这一文件尚未修改或废除,尽管它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有种种不合理问题,但在目前依然需要遵守它;这里不是拿82号文当令箭或者挡箭牌,根据我的观察与判断,广电在是否参加国标征集这个事情上是有过些许动摇的,甚至在9月初我感觉有可能不得不“应战”;但说实话,如果真的去参加了国标征集,是对国家赋予给广电管理职能的失职;
  2、由上一条,手机上的电视服务(这里还不说其他非手机的手持设备),不论如何也是归广电来管理;从技术手段而言,有广播式及流媒体两种方式,也就有了广播式及流媒体方式两个标准;广电部门负责广播式标准的制定天经地义,而基于2G/2.5G/3G的流媒体手机电视标准由电信部门来制定也是无可争议;在技术上本就是两个标准,这与融合不融合无关,融合是业务、商务层面的事情,技术上只是接口层面的事情,与总体标准无关;这一点是不少大媒体在并不懂得基本技术情况下,举着用户的旗号进行批判的错误症结,如果仅是无知可以谅解,如果只为炒作,我只能认为他们丧失了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3、我力挺CMMB,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它在几个技术中是最好的,更主要是强调手机电视标准的制定主体就是广电,在这个事情上广电有绝对的说话权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的国标征集就是一场闹剧,甚至是一个陷阱;大家想一想,这也就是为什么CMMB退出后,所谓的国标测试也只好暂停?如果这个测试真的如某些专家所言是“意味着力求在公开、公正的平台上对标准做出选择,其中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和制定国家标准的法定程序相当清楚。”那么无论谁不参加又如何会导致测试都暂停?谁听说过一个公平的考试,有个考生不报名,考试就取消或者延期的?!这本身就已经说明这就是一场别有用心的考试,或者是非要让这个考生中状元,或者是非要让这个考生名落孙山而又得口服即便心不服。至于是哪一种情况,大家都清楚。退一亿步讲,就算CMMB是某媒体所称的不敢拉出来遛遛的“木驴”,而不是骡子和马,广电就是“公权垄断”,就算中了这个圈套,然后被整掉,或者真的技不如人,那么,在某些媒体及专家眼中“公权垄断”、“部门强权”的广电难道就不可以采用自己的行业标准而无赖地置国标于不顾?说实话,如果这样,就算你是国标,你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商业性的国标也只是推荐而非强制。如今,广电不钻这个设好的局,其实是不愿意以后变成这样的无赖。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只能为CMMB的此举叫好!
  4、再者,从侧面来看,有媒体爆料,T-MMB称当初广电总局也是大力支持他们方案的,其实不也是在承认广电才是制定这个标准的主体么?再换个角度,如果国标征集最后确认了某个方案夺魁,它就代表了国家利益了?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了?我不回避广电在此是在争自己的部门利益,但其他也希望来分一杯羹的人也不必拿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来说事儿,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何况这个本来就应是广电部门完全负责的事情。
  5、从全球技术标准的发展来看,成为标准的未必是最先进的技术;我说这一点并不代表自己认为CMMB在几个方案中就不是最先进的,中国现实的情况是,真正阻碍了产业发展的,不是技术、标准的先进性,而是标准的多样性带来的混乱;广电的有线电视CA、中间件已经吃了这样的亏,造成了各地平台差异化的混乱,广电在CMMB这个事情上是吃一堑长一智;信产部主导制定的机卡分离标准也是一样,PCMCIA、UTI大卡小卡三个方案四个主导厂商,信产部内部不同部门支持不同的方案,以至于CI标准制定了一年多到现在都无法应用;一个国家的电视数字化,最核心的是电视台前端发射的数字化及终端接收的数字化,更主要的推动力其实还是终端的数字化,机卡分离的多标准问题导致了数字电视一体机无法出台,这个影响是不可想像的;地面数字电视就更不必说了吧,非技术因素催生出的融合标准,真的不如抽签来决定更好!因此,在CMMB标准的问题上,绝不能退让,明确标准比其他都重要!
  6、欧盟在7月份确定DVB-H为欧盟国家的手机电视标准,WorldDMB组织也是极为不满,从技术上而言,DVB-H也未必是最好的,但欧盟首先要求的是标准的确定性,以回避多样性带来的复杂问题。当然,在此我并不会回避,欧盟这一决定是由各国电信部长投票产生的,在韩国,S-DMB手机电视也是由韩国通信SK的子公司TUMedia来运营(T-DMB是由KBS、MBC、SBS电视台运营);但在中国,82号文的分工还没有修改,我们就得执行;对此有不同意见的,先对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调整提出建设性意见比挖苦、讽刺、骂娘更有意义。

  7、在制定主体、明确标准两方面,广电做得都是不错的。但也确实有不足之处,也正是这些不足之处让电信及有些媒体抓住把柄,并不断放大。成为标准的未必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大多是代表了市场上核心企业的共同利益的,当然,这类标准多属于事后标准,即市场上已有几种不同方案的应用而后几个巨头坐在一起商量统一标准,而移动多媒体广播(包括手机电视)属于先做标准后应用,但在标准制定的时候拉上主流的、在这方面具备先进技术能力的厂商一起来做,效果及舆论会好得多。在此,广电有些独了,尽管在这之后CMMB工作组开始开放,但很多人是愿意抓住把柄不放的。

 

  总之,手机电视国标征集就是一个陷阱,一个设局,万幸的是广电没有中招,或迫于国标委的名头比广电总局大,迫于国标比行标大,因为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广电部门的事,国标委此举已属越权。但从现象上来看,广电的确看着像是在大闹考场,“不给状元绝不参加科考”,这样的现象的确会令人所不齿,因此也就有了很多媒体的抨击,加上一些枪手的推波助澜,是非就不清了。在这个事情上,我一直很敬重的《财经》主编胡舒立老师也犯了点小错误,甚至把11月14日广电总局发布的CMMB标准第四部分“紧急广播”的技术术语错解为有“顶风作案”之嫌的“紧急通知”,这样的误解已经充分说明了舆论环境是多么的不正常。揭黑打假是深得民心很赚眼球的,但我也不是一个想靠着骂名获取名声的人。
  晚上看到一个叫析儿的小姑娘的博客文章,看样子她也是个媒体记者,说的事儿与手机电视标准无关,但其朴实而负责的精神令我觉得有些媒体人还是有非常正直的社会责任感的。

 

【后记】这段话是一气写完这篇文章发布后再补充的。自己意识到,开头我标红的质问好像有些问题:如果这场考试是一次比武招亲,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的,呵呵。但问题是无论是找老公还是选老婆,自己都不愿意的话,家长非要干涉,还是有点不合婚姻自由、个性解放或者和谐社会之类。

 

延伸阅读:

http://img.users.51.la/1574991.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