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作品真伪之辩会使文艺界人人自危吗?

(2012-01-31 19:13: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

韩寒作品真伪之辩会使文艺界人人自危吗? 
 

李钟琴

 

最近关于韩寒代笔门在网上争论得热火朝天,韩寒表示要将方舟子告上法庭。而我认为,作者写的东西一旦发表,就必须接受读者的品头论足,包括质疑与批评。围绕作品的真伪、作者的水平、作品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争鸣,一直属于文艺批评的范畴。对于文人间的笔墨官司,公权力最好不要介入,也没有必要对簿公堂。

 

自古以来,围绕作品、作者真伪的争论便是文艺批评的一项内容。譬如赵翼《廿二史札记》问世后,清末李慈铭便通过一些例证,指出此书非赵翼自作,而是赵氏购于他人,由此形成学术界的《廿二史札记》作者真伪之辨,从来没有人不认为这是一个学术问题。2009年李辉对文怀沙年龄、作品、水平的质疑,同样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文怀沙只是作了短短一百来字的回应,之后风平浪静。

 

韩寒如果有有力的证据,就足以辩诬;如果说不清楚,就怪不得别人质疑。谁让他留下这么多疑点呢?如果韩寒认为这些质疑很无聊,也可以不予理睬,继续写他的文章赛他的车。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水平。

 

有人杞人忧天,认为此风一开,则文艺界就会人人自危。其实大可不必。质疑者无论是用推理的方式,还是捕风捉影,总要说明自己质疑的理由。仅有结论,没有论据和论证过程,那是无理取闹,质疑者是在自取其辱。如果有证据、有推论,是不是能够服人,相信读者自会判断。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再说,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人人都被质疑的情况。目前为止,文艺界被质疑者毕竟是极少数。如果你的作品没有疑点、没有留下把柄,即使有人硬要质疑,也不会有人相信。甚至请人家质疑,恐怕都没人有这个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