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道路命名之我见

(2010-04-05 13:48:51)
标签:

淄博

张店

道路命名

杂谈

分类: 杂文

淄博道路命名之我见

 

李钟琴

 

张店有几条新路的命名问题,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官方已经将这几条道路命名为“北京路”、“南京路”、“上海路”、“重庆路”等,似乎显得很大气;而民间犹有人认为,道路命名应该与本地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使路名显得有文化含量,也使城市显得有文化底蕴;也有人认为应该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如将道路冠名权拍卖,像前些年命名的“华光路”、“金晶大道”之类,路名好听,政府还有收益,一举两得。

 

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弄清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给道路命名?

 

给道路命名,首要的作用,是突出这条道路在该城市中的方位感,便于人们记忆。至于路名的“文化含量”等等,可以忽略不计。在这方面,铁路线路、高速公路的命名,简洁实用,质朴无华,值得借鉴。

 

如果是一个小城市,主干道总共没有几条,那么,尊重传统也好,突出文化也好,侧重经济也好,怎么命名都可以。譬如临淄,可以用齐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遗迹来给道路命名,南北就那么十几条路,大概不会因为人名和古迹的五花八门而导致路名混乱。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名叫“四君子花园”的小区,总共有四座楼,命名为一、二、三、四号楼,就索然寡味,不如将四个楼座命名为“梅、兰、竹、菊”显得雅致。但是,如果有一个名叫“百花苑”的小区,里面有上百座楼,那么,将上百栋楼全用花名来命名,什么“牡丹楼”、“荷花楼”、“菊花楼”、“梅花楼”、“茶花楼”、“樱花楼”……就不如直接用阿拉伯数字来命名。为什么?因为楼太多,用百花来命名,倒是好听了,但现实中的麻烦太大,楼与楼之间失去了序号联系,不仅外来者找起来茫然无序,即使对小区业户来说,提起楼名也是一团乱麻。

 

所以我认为,一个城市的道路命名,应该符合该城市的发展实际。临淄、周村、博山、淄川、高青等县城的主干道没有几条,所以既可以像博山那样尊重传统命名,也可以像临淄那样突出历史文化内涵。而张店是淄博的中心城区,城市规模远大于五区三县。而且,由于张店是个新兴城市,其主干道大多呈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以前命名的东几路、西几路的格局,如同济南曾经的“经几纬几”,方位感极强,是个不错的选择。

 

勿庸讳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张店的道路命名也越来越混乱。既有传统的“人民路”、“共青团路”(这两大路名可谓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几乎在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这两条路,简直俗不可耐!);也有因为标志性建筑或地名而命名的“商场路”、“新村路”;也有出卖道路冠名权的“华光路”、“联通路”;也有突出方位感的“西五路”、“西六路”;也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柳泉路”(这条路上既无柳,也无泉);今年又有了用国内地名冠名的“北京路”、“南京路”……总之,张店的道路命名太乱,毫无章法。

 

依我看来,张店的道路命名应该删繁就简,将城市中心的东西、南北两条干道命名后,其余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的道路,一律按方位名之为东几路、西几路、南几路、北几路,这样一来,整个城市就如同一个大坐标,一目了然,极为方便。

 

可能仍有人认为这样做没有“文化”,我的看法是,想通过路名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未免幼稚可笑。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只要翻翻史书,哪个地方也能找出几十、几百个历史文化名人,如果说城市的道路用历史文化名人、遗迹或典故来命名就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含量,那么,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试想,如果张店的各条道路都改叫“太公路”、“桓公路”、“管仲路”、“晏婴路”、“颜斶路”、“穰苴路”、“辕固路”、“象乾路”、“仲连路”、“凤祚路”、“渔洋路”、“松龄路”、“执信路”、“廷铨路”、“文姜路”……那么,不仅外来者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即使本地人,庶几也会生出“试看今日之淄博,竟是古人之天下”的感慨吧?

 

至于用国内的地名来给道路命名,就如同用百花之名给上百栋楼命名,连起码的方位意义也没有,徒增繁扰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