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细节——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9-03-29 12:00:47)
标签:
娱乐 |
分类: 随笔 |
耐人寻味的细节
——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李钟琴
好久没到电影院看电影了,近日去看了看荣获8项奥斯卡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影片中的几个小细节,颇耐寻味。
在印度贫民窟长大的贾马尔·马里克因为要寻找自己小时候结识的心上人拉媞卡,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电视直播节目,希望拉媞卡能在电视节目里看到自己。这个节目的设计颇似央视的“开心词典”,答对十个问题,就可赢得两千万卢比奖金。其中的七个问题,与贾马尔的生活和经历有关。围绕这七个问题,影片展现了贾马尔与哥哥萨利姆的艰辛生活和成长经历,构思颇具匠心。这也告诉人们,现实和生活才是真正的大学!
令人回味的是他需要求助的三个问题。
主持人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印度国徽上有一句话,哪一句是正确的:A,唯有真理必胜;B,唯有谎言必胜;C,唯有暴力(权力?)必胜;D,唯有金钱必胜。
那个审讯贾马尔的警官说:“我五岁的女儿也能回答上来!”贾马尔却不知道。
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是猜也能猜出来!但是,贾马尔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的,是谎言必胜,是暴力必胜,是金钱必胜,唯独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必胜”,所以他不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他决定“求助现场观众”。
现场观众答对了,贾马尔顺利过了第二关。有意思的是,导演并没有通过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而是给观众留了想像的空间——到底是什么必胜?
主持人问到倒数第二个问题时,并未急于让贾马尔回答,而是宣布“插播广告”,然后与贾马尔到卫生间方便一下。主持人一面表示相信贾马尔能够获胜,一面在卫生间的镜子上写了个“B”。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是正确答案?贾马尔回到现场节目中,却没有选择B,而是要求电脑去掉两个错误答案。电脑去掉了A和C,剩下了B和D。于是,贾马尔坚定地选择了D,他答对了。
为什么贾马尔没有接受主持人的暗示选择B?影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把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我认为,因为贾马尔卑微的出身,一上台就遭到主持人的冷嘲热讽,所以贾马尔不相信主持人会真心帮助他。而且,贾马尔是个诚实的人,即使主持人的答案是正确的,他也不想用作弊的方法取胜,于是他坚决排除了主持人暗示的B,而选择了D。
最后一个问题是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中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贾马尔笑了,他要求打电话求助他的哥哥。恰巧这时他哥哥舍身将拉媞卡从黑帮老大那里救了出来,并将自己的手机给了拉媞卡,接电话的正是贾马尔苦苦寻找的拉媞卡!
两个年轻人在电话中憧憬着今后的生活。在主持人的催促下,该告诉贾马尔答案了,拉媞卡却笑着说:“我不知道。”
影片开头有个镜头——贾马尔与哥哥跑进学校时,老师正在讲“三个火枪手”,还把书扔向贾马尔。贾马尔认识拉媞卡时,对哥哥萨利姆说:“让她进来吧,做第三个火枪手。”三个孩子小时候自称“三个火枪手”,难道不知道“三个火枪手”的名字?从贾马尔看到问题后露出的笑容里,我便确定贾马尔是知道答案的。
但贾马尔偏要求助哥哥,大概是想与哥哥分享2000万卢比的奖金;接电话的拉媞卡说不知道,是因为贾马尔在电话中告诉她,他们将用“爱”来生活。在她看来,找到贾马尔,心愿足矣,奖金并不重要。
贾马尔最后选择了A,他答对了,赢得了两千万卢比的奖金。
对于这些细节,影片的制作者并没有一五一十地将答案告诉观众,而是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让观众去猜测、回味、思考。于细微处见高明,这也难怪影片一举夺得8项奥斯卡大奖了。当然,以上也只是我看完电影后的猜测,未必是编剧和导演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