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和各种表格中的“民族”一栏应该取消!
(2008-10-08 12:35:01)
标签:
民族种族身份证表格杂谈 |
分类: 杂文 |
身份证和各种表格中的“民族”一栏应该取消!
李钟琴
我们的身份证上,了了几条信息,其中一条便是“民族”。我们填的各种表格,“家庭出身”一栏大多数已经取消了,但“民族”一栏仍是必填项目。其实这一栏根本没有必要,除了提醒填表人和阅表人同是中国人尚有民族之“大防”、强化一下民族意识之外,好像没有别的用处。在各个地区各民族混居、日益融合的情况下,在各民族都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前提下,身份证和各种表格中的“民族”栏甚至不如换成“血型”更有实际意义。
民族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狭义的民族概念,其实就是种族。广义的概念,可将不同的种族合称为一个民族,如将中国境内56个民族合称为“中华民族”。更广义地说,中华民族、大和民族、朝鲜民族等,又可以称为“东亚民族”;非洲各民族,亦可称为“非洲民族”……民族的概念说不清,民族主义就更模糊了。
中国经过历史上数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互相通婚,大概早已不存在上古时期纯正意义上华夏民族。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是鲜卑族,母亲则是汉族;唐太宗李世民也并非纯正的汉族人,其祖母、其母亲都是鲜卑族人。所谓民族和血统,很可能是一本糊涂账。由此产生的所谓民族主义,基本上就是“想像”与“虚构”出来的东西。
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如果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某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得以“苏醒”,那么,其他民族的民族意识也会被唤醒,民族矛盾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民族分裂的种子便会生根发芽。越是民族意识强烈的地方,越是不安定不和谐的所在。
国家应让所有国民都享受公平、公正的国民待遇,而不是对哪些民族予以照顾。对所谓少数民族在生育、升学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意味着同样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吃亏。受益的国民未必知道感恩,不能受益的国民心中憋气,这实是在人为地制造民族壁垒和民族矛盾。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也是个多民族国家,但美国并没有对某些民族专门制定优惠政策,也不存在令人头疼的民族问题。淡化民族意识,其实就是淡化民族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利于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