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奇异的“大树将军”
(2008-08-26 17:48:29)
标签:
冯异大树将军杂谈 |
分类: 随笔 |
冯异:奇异的“大树将军”
文/李钟琴
东汉光武帝刘秀麾下,战将如云,其中功勋卓著的开国名将就有二十八位,号称“云台二十八将”。征战间隙,诸将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话题无非自述战功,胡吹乱侃。而有一个将军不太合群,每当众将争功论能之时,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到大树下面,显得有些另类。于是,士兵们便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这个“大树将军”,就是“云台二十八宿将”之一的冯异。
一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生年不详。史载他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末期,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反莽武装共同拥戴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汉更始帝。冯异此时正以郡掾的身份替王莽监管五县,与父城(在今河南宝丰东)县的长官苗萌共守县城。
更始帝的部将刘秀率兵攻打父城,遭到冯异与苗萌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兵。而冯异在外出巡察属县时,意外被刘秀的部下捕获,幸好冯异的从兄冯孝以及同乡丁綝、吕晏都是刘秀的部下,他们共同向刘秀推荐冯异,刘秀遂召见冯异。
冯异一见刘秀,顿时被刘秀的气度与丰采所折服,便自告奋勇要回去将其所监管的五个县城献给刘秀。刘秀给予冯异极大的信任,立即释放他回到父城。
冯异回去后,对苗萌说:“如今英雄壮士起兵的不少,但是多暴虐蛮横之徒,只有刘将军所到从不掳掠,秋毫无犯。我观其言语举止,绝非平常之人,我们可以投靠他建功立业。”苗萌表示唯冯异之言是听。
这时刘秀所部已经回到宛城,更始帝派其他将军来攻父城者前后有十余人,冯异都坚守不降。冯异只看好刘秀,决意要将父城等五县献给刘秀。
不久,刘秀率部经过父城,冯异打开城门迎接刘秀,敬献牛酒。刘秀非常高兴,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从此,冯异成为刘秀的重要谋士和得力战将。
在汉更始帝麾下众将中,此时的刘秀并不特别突出,但冯异一见刘秀,便认定刘秀“非庸人也,可以归身”,目光独具,看人极准。这就如一个炒股高手,在万千股票中发现了一只尚不被人们注意的绩优股,果断地投入全部本钱,最终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二
而刘秀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六月,刘秀之兄刘縯被更始帝杀死。在一人有罪全家株连的古代,刘秀被更始帝疑忌自在情理之中。刘秀深知处境之险恶,只能暗忍悲痛,强作欢颜,枕席上却常有泪痕。冯异前去安慰刘秀,说:“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后汉书·冯异列传》)。这一席话,不仅指出了刘秀得以自保的正确道路,而且最终使刘秀自立门户、建立帝业,这一番晤对,犹如韩信之汉中对、诸葛之隆中对,作用甚伟。
但是,等更始帝批准刘秀到河北发展之时,河北几乎已落入他人之手。邯郸有个算卦的先生,本名王昌,又名王郎,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遂被当地豪强拥立为帝,建都邯郸,周边割据势力纷纷响应。刘秀北上,即遭到王昌通辑,一路间行,饥寒交迫。他们来到河北饶阳无蒌亭时,冯异不知从哪儿给刘秀弄来了一碗豆粥,刘秀一口气喝下,顿觉甘美无比。第二天,刘秀犹在回味那碗豆粥,不禁对随从们说:“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他们继续前行,到达滹沱河边时,忽遇大风暴雨,幸好河边有几间屋子,一行人便进去避雨。屋中有炉灶,冯异便抱来柴薪,邓禹生好炉子,让刘秀对着炉火烘干被淋湿的衣服。不一会儿,冯异从房子里找到了一点麦子和菟肩(一种蔬菜),便将麦子煮熟,献上麦饭菟肩,请刘秀食用。对于这一段君臣的患难经历,刘秀念念不忘。刘秀后来做了皇帝之后,还专门给冯异下诏说:“仓卒无蒌亭豆粥,滹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
三
冯异在河北,初步显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他到河间替刘秀招降纳叛,拜偏将军,开始独当一面。刘秀凭着在河北四处收罗起来的部队,不久便灭掉王昌,冯异也因功被封应侯。
冯异为人谦和,在路上遇到别的将军,冯异总是避道相让。众将聚在一起自吹自擂、评功论赏,冯异却远远地躲开,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大树下。因此,士兵们便称他为“大树将军”。刘秀整编部队,战士们都愿跟着“大树将军”,刘秀因此对冯异更是另眼相看。
创业艰难百战多。冯异在刘秀平定天下的战争中表现突出,是刘秀最得力的大将之一。他率所部击破北平铁胫军,打败匈奴,攻克上党等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等地,收降敌军十余万。使刘秀独霸河北、河南一带,有了与更始帝分道扬镳的资本。
建武元年(25年),冯异与众将力劝刘秀称帝,刘秀遂在鄗(今河北柏乡)即位,改元建武。建武三年,冯异与赤眉军对峙于华阴,刘秀遣使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刘秀的同学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来与冯异会合,准备与冯异一起出兵与赤眉决战。但冯异不同意,欲以计破之,无奈邓禹求胜心切,竟令邓弘出战,结果大败。邓禹、冯异率兵援救,再次被打败,冯异徒步逃回大营,收其散卒,又得数万人,乃与赤眉军约期再战。
战前,冯异派出一支人马,化装成赤眉军预作埋伏,然后向赤眉军示弱,诱赤眉军进入伏击圈,冯异的伏兵突然出击,冲入赤眉军中,赤眉军顿时大乱,冯异麾军反攻,大破赤眉军。这一役,基本消灭了赤眉军的主力。刘秀闻讯很高兴,特意下诏表扬冯异。刘秀语言隽永,一不留神就会给后人留下个成语,如“有志者事竟成”、“得陇望蜀”、“乐此不疲”、“披荆斩棘”、“举足轻重”、“旗鼓相当”、“置之度外”等等,此次刘秀说冯异先败后胜“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之后,冯异又率部打败延岑等军阀势力,占领关中地区。冯异镇守关中三年,成为刘秀在西部的一道钢铁长城。盘据四川的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皆为冯异所败。冯异在关中三年,威望日著,于是便有人上疏刘秀,说冯异在关中权势过重,号称“咸阳王”,将不利于汉室。刘秀心机一动,便将此人的奏疏送给冯异看。冯异知道皇帝对自己生疑了,急忙上疏自辩。刘秀其实并不相信冯异有异心,只不过想防患于未然罢了,便下诏安慰冯异说:“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建武六年(30年)正月,冯异入京朝见刘秀,刘秀高兴地向群臣介绍冯异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连日来,刘秀数次宴请冯异,君臣遂定下平蜀大计。冯异回关中时,刘秀特地命冯异的妻子儿女随行以示信任。
建武六年,盘据在甘肃一带的西州大将军隗嚣依附在蜀称帝的公孙述,与刘秀为敌,屡败汉军。刘秀命冯异率部进剿,在枸县大破隗嚣之军。之后,隗嚣在与汉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忧愤而死,其将立隗嚣少子隗纯为王,继续与汉军为敌。
建武十年(34年)夏,未等彻底消灭隗嚣残部,冯异便因病在军营中去世,谥节侯。
冯异是光武中兴时期允文允武、大智大勇的儒将,他治军严明,谋定后动,政治眼光与战略战术均高出“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其他将领一筹。特别是他谦和深沉、不骄不躁的品格,犹如一棵绿叶成荫、沉静质朴的大树,在历代名将之林中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