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通鉴札记 |
——读通鉴札记之十六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此前人咏长城之诗也。始皇大兴土木,至今犹有四大遗迹存焉:郑国渠、始皇陵、兵马俑、秦长城。四大遗迹历二千余年而犹存,其规模可知也,其中尤以万里长城为最也。
《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因地形,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欲阻匈奴铁骑于漠北也。而区区一墙,岂能御外敌之入侵乎?二千年来未之有也。故秦之长城,貌似宏伟壮观,其实适示秦之虚弱狭隘也。筑墙为牢,与自守之虏何异哉!
清代古北口总兵蔡元尝请修长城,康熙帝曰:“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观康熙数语,即可知康熙之胸襟气度、远见卓识,与始皇相比不啻霄壤也。历代帝王数百人,其中堪称“千古一帝”者,其康熙乎!其次不过汉光武帝、唐太宗数人而已矣。而昏君暴君之数,乃占十之八九,专制体制之不足恃,于此可见一斑矣。
秦民谣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筑长城,数十万人服其役,被驱不异马与牛。未闻胡寇破城入,但见兵火遍神州。吾由长城之绵延万里,而知天下苦之矣;由天下苦之,而知秦由此衰颓矣。
故曰万里长城者,强大其表虚弱其里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实乃中华闭关锁国之象征也。而时至今日,长城竟成爱国贼自慰之道具矣。所谓于太空之中远观地球可见长城云云,可发一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