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45名“博导”的倒掉

(2006-03-08 11:46:54)
分类: 时评
论45名“博导”的倒掉

李钟琴
 
 
有段讽刺大学职称评聘泛滥的顺口溜说:“博导一走廊,教授一礼堂,讲师一操场。”“博导”,博士生导师之简称也。二十年前,一说某某是大学教授,人们便肃然起敬;十年后,教授泛滥成灾,不那么值钱了,社会上具有“相当于教授职称”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于是乎又冒出“博导”这一头衔,不是职称,胜似职称。“博士”,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顶堂而皇之的桂冠了,何况是“博士生导师”呢!令人惊异的是,“博导”引领风骚没几年,便动辄“一走廊”了,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11月2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吉林大学“博导”选聘改革近日完成,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个举措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被一些教师形容为一场“深源地震”。

这45名“博导”“下岗”的原因,是他们的“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解释说:一是一些教师成为“博导”后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大量增加,但在学术上却停滞不前,距离“博导”的要求越来越远;二是教育部一直要求“博导”不要搞终身制,但多数学校并未执行,吉林大学在工作中发现,“博导”队伍参差不齐,对提高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阻碍很大,学校要进行学科建设,就必须痛下决心;三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只有教授才能当“博导”,今年初,吉林大学对全校近2000名教师实行了职称聘任制改革,一些博士生导师没有竞聘上教授,因此事实上已失去继续担任“博导”的资格。

这个消息,虽然被称为“深源地震”,但在笔者看来,实在是理有固然、势所必至。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单是一所大学的“博导”,又岂止“一走廊”!仅此次“下岗”的便有45名,加上照旧上岗的,那得多少“导师”啊!看来那段顺口溜已经过时了。中国的大学,每年为社会批量生产多少“博士”,可能更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于是便“一走廊”、“一礼堂”、“一操场”了,于是便“博士多如狗,硕士遍地走”了……今年三月辞去清华大学“博导”一职的陈丹青先生曾透露,有的“博导”一人带几十个博士生,连名字都记不住。如此局面,教育界居然还有人得意洋洋地炫耀“中国博士生的数量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仅追求“博士”的数量,却不看其水平和能力,这又有什么意义?

其次,职称评聘终身制已经造成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的局面。职称年年评,评上就得聘,更何况,“博导”也好,“教授”也罢,实际上是“终身制”,一旦当上了,就如同端上“铁饭碗”,坐上“金交椅”。“终身制”的结果,是造就了一批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懒汉。鱼龙混杂,优劣不辨,“对提高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阻碍很大”,所以才逼得吉林大学“痛下决心”。这是职称评聘泛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毫不足奇!

此外,这也说明当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大有问题。在职称评定时请客送礼找关系早已见怪不怪,花钱发表“论文”更是司空见惯,抄袭剽窃别人的论文和成果之类的丑行也时有所闻。同是教授,同是“博导”,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者不在少数,所以才造成“‘博导’队伍参差不齐”。几年前许多有识之士就呼吁职称要“评聘分开”,但实行起来谈何容易!职称评定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而是否聘任,则是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这要看单位的岗位情况、被聘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贡献大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吉林大学此举,还是引发了一场“深源地震”,由此可见深化改革之难。不过,再难,已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各个单位仍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做,就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竞争能力,各项事业就不能健康发展。

也许,吉林大学解聘这45名博导的标准有些问题。如这45名“博导”落聘原因之一是“科研项目数量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仅仅以科研项目的数量来论英雄是不妥的。有的人可能通过关系得到许多“科研项目”,有的人可能全靠学生搞科研、做项目而自己却坐享其成,有的人搞出的“科研项目”虽然多却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等等。尽管如此,笔者仍要为吉林大学此举叫好。因为,45名“博导”的倒掉以及由此引发的冲击波,宣告旧的职称评聘体系已经破产,新的评聘办法正在探索、完善。这也宣告,看一个人是否有水平、有能力,不应看其文凭和职称,而应看其业绩和贡献。其更深远的影响,也许还在于能使荼毒学生的“应试教育”及“考研热”降温。进了名牌大学,具有“硕博”头衔,也不一定能端上“铁饭碗”。

但愿45名“博导”的倒掉,能使我们反思职称评聘的种种弊端,使大家正确对待职称评聘,进而改革完善评聘办法。须知,学历不代表能力,职称不代表称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