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魔鬼在细节之中
李钟琴
电影《天下无贼》里有这么一个细节:王薄开着敲诈来的宝马车驶出高档小区时,门卫忙举手敬礼,王薄停车教训门卫道:“我们需要的不是敬礼,是安全!”并且质问门卫:“开好车就可以随便进入?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
这个小细节无关剧情,却引发笔者一点点感想。有一次,笔者搭乘别人的轿车到某单位,大门口的门卫立即举手行礼,恭敬如仪;而没隔几天,笔者骑自行车再去,进大门时未及下车,只见门卫猛地伸出“一阳指”,声色俱厉地一声断喝:“下来!”其前恭后倨之态,真是判若云泥。
如今,在一些单位和住宅小区,门卫人员一般由本单位或保安公司的人充当,不仅身着制服,而且要向进出车辆敬礼,以示管理规范、文明有序。但是,门卫向车辆敬礼是有选择的,并非一视同仁。有一次笔者乘货车进入某小区,门卫不但不敬礼,还勒令我们下车登记、检查。相比之下,出租车的地位就更等而下之了,很多单位和小区都在门口竖一块冷冰冰的牌子:“出租车不得进入!”即使出租车上载有重物,乘客也只好肩扛手提地走进去。
对此,除了“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之外,笔者还有几点疑问,在此就教于有关人士:
一,在一些非军事场所,门卫为何要向乘小车者行军礼?若是出于文明礼貌之考虑,就该当不分男女老少、车大车小、乘车步行,都应该敬礼。而嫌贫爱富、上谄下骄、以车取人、看人下菜,那恰恰是没有礼貌的表现。正如电影中王薄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敬礼,是安全!”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必要吗?
二,既非军事机关和保密场所,为何不准出租车进入?若是出于安全考虑,别的车辆难道就不能被坏人用来作案?就不能用来装载赃物?即使出租车司机不将这种规定视作歧视,起码这种规定给乘客带来了不便。
三,许多单位大门口都立有警示牌:骑自行车者必须下车。骑自行车就低人一等吗?为什么必须在门口下车?若说出于安全考虑,现在许多单位的大门都气派、宽敞得很,骑车进出的时候减速,并不存在安全问题;若说下车是表示对门卫的礼貌,这理由更立不住脚。既然骑自行车的人要下车,乘轿车的人是不是也应该下车以示礼貌?
有位前辈说过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之中。”我原来对这句话不甚理解,看了《天下无贼》中的那个细节,才若有所悟。从电影联系到现实生活,从小小门卫的若干细节之中,可以发现渗透到国人骨子里的不平等观念。为什么对坐好车的人行礼?就因为能坐上好车者非富即贵吗?为什么要骑自行车者下车?就因为骑自行车者多是平民百姓吗?
古语云:“事上谄者,临下必骄。”这是一条规律。若看到某人在领导面前极尽谄媚逢迎之能事,那么可以断定,他对其下属必定是另一副面孔。这本是为中华古典文明和当代文明所都不能容的行为,而反映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却是如此根深蒂固,看来,我们离十八世纪中叶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还有很长的距离。
前一篇:从“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
后一篇:手机放在哪里品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