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爱在起立中无限延伸

(2012-01-30 08:43:59)
标签:

杜梅小说

儿童文学

原创

分类: 杜梅的书

让爱在起立中无限延伸

———读杜梅的中篇小说《爱我的人请起立》

 郭建勋/文

 

      杜梅的中篇小说《爱我的人请起立》反映了主人公小学生大象敢爱敢恨,嫉恶如仇小“硬汉子”的形象,跨越着乡村和城市两个时空界限,以描写城市与学校生活为主,还涉及了新都市形式下带来的社会学校教育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现象。

    主人公大象的出现贯穿着小说的始终,生活围绕着小学五(3)班进行。

    大象本来是一个乡村留守孩子,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父母生活得到改善,就把他接来城市。由于初来乍到,为了加强对他的管教,母亲江晓瑜早就给他立了“26条军规”,有些令他接受不住。转学过来之初,小花老师就以令他意想不到特殊家庭作业交给他去完成,敦促他与同学搞好关系,融入到同学集体中间。在学校大象依然保留着乡村野孩子的习性,他爱活动,爱打篮球。他的举动不可思议,他爬上高树,敢大出风头,令同学和老师感到非常震惊。大象的英语成绩很差,不会做信息课,遭遇同学的嘲笑,以至他由此感到自卑。这些无疑地也反映出时下城乡教育的相差和悬殊。

       大象的同情心和爱心也贯穿着始终,由乡下的狗———“陛下先生”到城里的一只野猫,甚至一只老鼠被车子压死都令他感到同情,甚至烧蚊香暗里进行祭奠,还有隔壁班的一名女生遭遇绑匪,当明白绑匪因找不到工作出此下策时,心里还是原谅绑匪“不见得是坏人”,再由此涉及他的友爱助人。他帮助和关爱过的人,包括乞讨的母女(哪怕是骗子),遭遇患抑郁症妈妈奚落过的邻家姐姐,在离家出走时曾搭救过自己的乞丐,在没有找到该乞丐感谢时,就把爱心迁延到别的乞丐。他的行为有时很好笑,但充分体现出他的爱心无处不在,已涉及到社会每一个角落。

    为了防止父母争吵导致离婚,总是想方设法阻挠,偷藏结婚证让他们达不到离婚的目的,在母亲与父亲吵过架之后,怕母亲出门有可能的想不开,偷偷跟踪和寻找以至受伤,又不愿启齿,这种行为虽然很好笑,仍不失为一个孩子的天真和幼稚,看似信手拈来,但字里行间不乏有幽默的写作风格。小说令人深思的是,当大象觉察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还去学校咨询心里老师,当发现有可能无力挽回时,心里烦躁不安,以至通宵失眠,白天在学校提不起劲,课堂上多次出洋相。末尾以小花老师的宣讲爱心为号召,促使全体同学为表达对大象的爱全都站起来,他的父母此时恰好出现,最终握手言和,以这种悲欢相交喜剧性效果结尾,令人颇为感慨。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小花老师如何凑合大象父母,但情形是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结尾是小说的高潮也是最精彩处,但到这里却嘎然而止,让人感到余韵未尽。当然,作者聪明地知道,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大象的爱和被爱已表达得淋漓尽致,爱就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无限制延伸,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由小“爱”发展到大“爱”,灵魂和精神已达到和谐的统一。

    总之,小说温暖的情怀,爱心的表达,执著的信仰令人动容。还有大象的嫉恶如仇,帮助同学胡家圳讨伐他越轨的爸爸,无一不彰显出他的爱心。也因为爱心的表达,才使得这部作品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作用。

    在现代都市中,家庭与婚姻是一个敏感的现实问题,小说里同样也有所体现。这里面有三对家庭,即晓蜂哥哥家庭、胡家圳家庭和大象的家庭,前者因为晓蜂的母亲是个疾病缠身的人,他们家庭表现得相当的恩爱,以至大象都有点羡慕了,后两者所处背景基本一致,家庭纠葛也基本一致,大象以小“消防队员”的名义出现,无疑担当起誓死捍卫的“保护神”,倒有些“小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慨。由此大象赢得同学胡家圳的好感,两个本来不友好的同学终于真心地走到一块,胡家圳的母亲感激他回报他,无疑地说明他做得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

       除了主人公大象,小说里还出现众多的其他人物,出场也设置得相当巧妙。晓峰哥哥的出现以他父母去广州看病滞留在大象的家,两个人很巧合地凑成了一对,胡家圳以与大象不友好的态度出场。文中的小花老师,体育委员赵明铭、班长刘勤勤,同学中如马雯雯、胡家圳、刘格、李子云等各具特点,虽然没有过多的笔墨,有的甚至匆匆带过,但鲜明的性格,已跃然纸上,显得栩栩如生。

    小说还表达了些微的现代苦难,增添了一些苦难色调。大象离家出走时,出现饥饿、困惑以及精神上的苦闷和彷徨,最终在乞丐的帮助下摆脱困境,自动返回家里,同时也使他茅塞顿开:小孩子没有资格离家出走的。这种苦难的描写,无伤大雅,反而使得作品更具完美和统一性的协调。

    小说涉及到时下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26条军规”、“乌云密布的考试”,让人大跌眼镜,也令人深思和忍俊不禁。如何处理这一相关问题,作者并没有过多的语言,甚至没有下文,也无从解决,可以想象得出来,作者聪明地把这一问题留给社会和学校了。

    除此之外,小说的语言干脆利落,通俗易懂,很大众化、平民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具不可阻挡的阅读感召力,阅读的快感妙不可言,不失为被人易于接受的一部感人力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