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数字电视的2008畅想

(2008-01-20 23:39:11)
标签:

数字电视

数字有线网络

iptv

增值业务

rgi

新媒体沙龙

汪海天

it

分类: 新媒体·新感悟

(本文创作于2007年12月18日,经廖老师妙笔修整后,现已发表在《广播电视信息》杂志2008第一期。原文如下:)

 

年底了RGI·新媒体沙龙将于下周三(2007.12.26)下午2 点在北京崇文门新世界A5 举办 第六期活动—— 盘点2007,展望2008 (详情请参阅沙龙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rgi

 

说到盘点,这几日我也对自己近年来在新媒体业务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想做了一下盘点。整理如下:

 

1. 互联网业务原本应该是广电网络的业务而不是电信网络。

 

互联网是IT行业,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互联网是传输信息的网络。但是电信网一直是通讯网络,其网络本身并不存在信息,而广电网络原本就是信息网络,一直在传输着广播、电视信息。虽然之前一直是模拟信号,但确实是电子化的信息。

 

中国移动由“移动通讯专家”想转换为“移动信息专家”其实是在抢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生意。

 

通讯网络是基于双向通话设计,本来应该是双向对称交互的,ADSL的非对称交互正是在向单向的广播网业务靠近,广播网才是天生的非对称。

 

在互联网发展最早的美国,互联网接入的主力就是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中国的互联网内容缺乏监管也正就因为主管通讯领导没有管理内容的经验,这事本来就应该内容管理部门来管!信息产业部是1999年3月由原邮电部更名过来的。

 

在中国,为什么电信能动了广电的奶酪?

 

只因广电的数字化慢了!落后就要挨打。

 

在中国广电网络还有机会抢回自己奶酪吗?

 

眼前的机会就在无线宽带互联网!

 

其一,WiMAX已经是3G标准了,而WiMAX的最佳使用频率正处于无线广播电视的UHF频段。TD已经让中国无线宽带互联网事业晚了5年了,也许TD的网络建设会少交一些银子给外国厂商,但是相对于无线宽带互联网产业发展,省下的这点钱够吗?电信部门在3G上慢了,广电是不是能抢到这个机会?

 

第二个无线宽带互联网机会在公共场所的AP覆盖(WiFi/WAPI),各地广电网络公司除了收视费之外最大的收入就是给集团用户出租专网,其实在所有的楼宇广电网络也都有光纤的连接。如果广电也向ADSL一样给用户配置帐号,让WiFi的用户(笔记本电脑、PDA、iPhone、iPod touch……)随处可以通过无线AP接入互联网那么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 有线电视数字化了,服务就要开始分阶层了,高端用户、低端用户的服务和待遇是不一样的了。

 

广电的数字化之后就不应该还向以前一样全民普适性服务了,我看广电也应该给用户分出“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来,分人群提供服务。

 

还是看原来的电视频道,因为数字化了就涨价,是不合理的。多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更多的服务。广电多年没涨价不是理由,电话资费标准还不断再降呢!

 

有线网数字化了,富裕出了好几百个频道资源,这些频道就不能给用户提供些价值吗?不要把眼睛只盯在电视机上啊,电脑用户就不能插上Cable了吗?

 

即使还是单向服务,如果把Cable接在家用电脑上,数据广播业务也能够撑起一片不一样的蓝天!跟电脑厂商谈谈,把那个早已经过季了个RJ11拨号的端口替换成接收数据广播的Cable口,数字广电网的春天就来了!

 

有了强大的电脑终端支持,我们可以做一个能订阅的电视。就像每天回家从信箱取报纸一样,电视节目也可以送到你家,随心收看。在增强一些,还可以做个准Apple TV的服务。

 

?/P>

 

3.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后的视频点播业务其实就是IPTV

 

IPTV这个名词在中国已经被定义为电话线+机顶盒看电视了,所以数字电视双向改造后开展的与IPTV类似功能业务都被称为“视频点播”业务,广电总局还对此类业务专门核发了  《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乙种)》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这个本来就应该广电运营管理的业务终于又重新回到广电网络的怀抱。

 

4.移动增值赚的是没钱人的钱,而数字电视将要去挣有钱人的钱!

 

移动增值业务在中国曾辉煌过一段时期,现在渐渐回落到了正轨上。他们用户群并不是城市中的中高收入者,而是低收入者和没收入的学生人群。

 

究其原因,移动增值的业务太弱智,中高端人群根本不需要,中高端人群有的是更好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且移动的信息服务业不能满足这些中高端用户的需求。

 

低端人群对信息的需求很低,也没有上网看新闻的条件,所以低廉的价格门槛使得移动增值业务成为低端人群的首选,甚至手机上网看黄色图片一度成为农民工的最热门信息消费。中国移动所标榜的“移动信息专家”目前已被贬为专为“农民工信息专家”了。

 

移动增值业务的另一个消费主体是学生,凭借对偶像的热衷,新歌的铃声下载及彩铃设置成为粉丝们对偶像忠诚的一种流行的表现形式,于是,很多的银子就花在了这个地方。

 

国外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全球的移动增值业务大约都占整体收入的15-30%之间,情色图片/短视频和音乐下载是最主要的业务贡献来源。

 

高端一些的用户增值业务主要就是手机直接上网浏览了,移动运营商只能收到流量费。另外,和中国不一样的就是外国人比较喜欢使用E-Mail和语音留言,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替代产品就是短信息。

 

相对于数字电视业务,增值业务的对象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虽然每家都有电视,但电视机是不一样的,你让那些现在还在使用21寸CRT电视机的同志们去开通高清数字电视那是不可能的,电视屏幕本身的分辨率还不够呢。

 

所以除了现有频道的普适性大众化服务之外,我们要对高端用户开展全新的个性化服务!去挣那些买得起等离子电视的有钱人的钱!

 

比如:16:9的屏幕上怎样优化4:3的节目?多余的展示空间里怎样在不破坏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数字电视网络服务如何成为数字家庭概念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电脑上待机时的个性“屏幕保护”以及播放音乐时的“可视化效果”可不能成为类似于手机图片、铃声下载的收费服务?

 

根据二八定律,20%的高端用户将可以带来80%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版权所有,欢迎大家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延伸阅读:
 
 

谁是2008新年前夜最可怜的人?

 

2008,电视节目商您准备好了吗?

 

2008,视频网站将分享什么?

 

关于视频网站的少数派报告

 

广电业不能说的秘密

 

--------------------------------------------------------------

 

 

【返回 新媒体·新视界 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