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汪老师语录 |
分类: 汪老师语录 |
从建外出来正是下班高峰期,不想堵车,找个地儿歇会吧
午饭吃的晚,还不饿。
近期这几部被评论为“什么都不可靠”的电影也全部都看过了
无趣,逛逛双井的家乐福吧
也没什么想买的,随便在酒苑 La
Cave看看
比较喜欢喝红酒,喝了十年了,还是一窍不通,就喜欢一个人在家黑灯瞎火的听着88.7或者91.5的欧美音乐,摇晃着红酒杯的感觉,有时还点根雪茄,其实也不抽烟,就是觉得雪茄燃烧的香味很好闻。
以前比较认王朝,主要还是因为比较便宜。自从麦德龙在北京开店,进口的红酒也就几十块钱一瓶之后,才开始尝试其他的口味。
一般都是全凭对酒瓶标签的感觉+可以承受的价格胡乱选择。也尝不出啥味,就是感觉甜点还是酸点,似乎能闻起来香味不错的就都好贵,自己花钱是喝不起的。不过现在基本上不选择法国酒,太酸。
正在看,突然有个外国小伙拿起瓶酒跟我说话,我英文水平本来就很差,再加上好几年也没使用了,直接我就懵了
不过,就这样,我还随口也英文回复了过去,说的啥我也忘了,呵呵,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敢说,记得05年去芬兰时,出门问路都是我问,问完了老外回答同伴听,他们听明白再告诉我,哈哈哈
跟老外说话其实很没有负担,他们听也不懂中文所以你能跟他说英文他已经很感激了,而且洋人大多比较有涵养,听不明白他也不会着急,慢慢再跟你说
聊了半天我才明白这个洋人是个促销员,向我推销酒呢。他拿着不同价位的酒试探我的反应,但是我确实听不懂他说什么,回答估计都是答非所问的,所以他也不知道向我推荐什么就好了。
虽然本来今天也没想买酒,家里的酒架上还满着呢,但是既然有人这么热情的推荐,那也就盛情难却了,呵呵,我告诉他我想要口感甜一些干红,他先给我推荐了澳洲的一个牌子,半干的,我不喜欢,之后同样牌子的又给推荐一个300多的,太贵,最后智利的Santa
Rita 120看起来还不错,05年采摘07年灌装。
他说让我下次来告诉他感觉如何,他每个周五、周六和周日都在这里。
聊了半个小时就卖了一瓶87块钱的酒,我不知道他的时间成本是否合算。但是他的态度一直都很热情、温和、亲切,唉,外国人的职业素质确实是不一样的,比起旁边板着脸大声叫喊着1块钱一瓶酸奶的促销MM,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我走出La
Cave,他去招呼其他客人了,嚯嚯,原来这里的洋人客户也很多啊,怪不得需要洋促销员
------------------------------------------------------------------------
年终岁末,各行各业都在盘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我也盘点盘点自己
这几年一直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和“黔驴技穷、力不从心”两个端点上晃动,虽然也很思进取,但终究还是没啥成就,三十而立了,时不我待啊
博客也写了几年了,似乎还是没有脱俗,还是在为别人写博客,每篇博客写完之后都会自己检查好几遍,语句通不通顺、观点是否过激、有没有写错字……
接着还要在MSN上散发一圈广告,招呼兄弟们都来捧个人场
唉,自己其实很早就认为博客的真谛应该就是写给自己的日记,但除了车祸后伤病在床的那段时间的自勉博客还算有点博客味道,其他的文字都像是在投稿。
一直以为要对自己的语言负责,一篇博客要写好几个小时,改了又改,有时还会在好几个小时之后认为观点过激而这个删掉了……
我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一直都以为走自己的路,别人该干嘛干嘛去,所以从今天起,我的博客也只为自己写,为朋友写,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写!
前一篇:2008,视频网站将分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