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桂园引爆中小城市楼市泡沫

(2007-12-09 23:45:00)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房产/置业

上涨

房价

分类: 谈房论地
 

碧桂园引爆三线城市地产泡沫

 

对于有着强烈扩张冲动的地方政府来说,善于造城的碧桂园确实是无法拒绝的诱惑。为了让自己管辖的城市漂亮起来,地方政府都希望有实力的开发商大规模开发自己的城市,不但有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各种城市规划、建设的费用也都推给开发商,一举多得。碧桂园早看穿了这些门道,所以碧桂园大量在三线城市购地,其新增土地储备遍布广东、天津、重庆、湖南、湖北、安徽、内蒙古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三线中小城市。

碧桂园所拿土地大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其中以酒店及商业配套在内的大型住宅项目为主,碧桂园通过获得大面积价格低廉的土地,开发低密度、社区化并且具备价格优势的综合性地产。碧桂园大多开发"郊区大盘",这些项目均位于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市郊地区,购地价格远低于市区。而其又惯于一次性购置大面积地块,议价能力也较强,所以公司的购地成本较低。20042006年间,碧桂园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的比例分别为9.2%7%7.5%,今年上半年又降低至7.45%,远低于其他开发商20%左右的比例。

最近,从各种媒体得知的碧桂园大量购地的区域包括以下几个地区:重庆长寿区桃花新城地块,土地面积约为622 亩,总土地款约为人民币2.3亿元。张家界土地面积约为约1039 亩,总土地款约为人民币1.18亿元。

河南省中牟县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一片都市农业带,碧桂园将填补这块农业带。届时将有一处4000亩的碧桂园小区,面积相当于目前中牟城区的三分之一,预计静态投资40亿元以上。

碧桂园跟湖北省随州市协议用地8000亩,其中一期工程用地近2600亩,工程静态投资预计200亿元,随州项目34.8万元每亩的地价。随着随州项目的启动,碧桂园在湖北一省已经拓展了五处:随州白云湖、咸宁温泉、蔡甸后关湖、鄂州红莲湖、武汉汉南,目前黄石市也在接洽之中。

从上述碧桂园获得土地情况看,这些土地大多集中在三线城市,土地规模往往超过千亩,开发面积之大,可堪比一座小城镇,比如碧桂园在河南中牟县的土地面积就相当于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但是,正是这种无限的大规模扩张也给这些三线城市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隐患一:市场脆弱容易产生泡沫

碧桂园每到一处,将会给当地的房价提高很多,本来就人口少,收入低的三线城市,将会有很多居民投资到房地产中,希望通过炒房快速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这些城市居民的投资能力连续性很差,难以像大城市一样持续维持炒房活动。因为大城市往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炒房者,这些炒房者收入较高,承受能力大。一旦没有后续投资者进入,房价自然会在一段时间后缩水,大量的民间财富被碧桂园吸走。留给这些城市的将会是一片无人的建筑群。

隐患二:大量圈地造成土地荒废。

碧桂园往往大规模圈地的地区在三线城市的郊区,这些区域一般是农业生产区,为都市提供农产品,被碧桂园圈地之后,大量的农业土地将被荒置。碧桂园的开发速度较慢,这些项目往往需要碧桂园五到六年开发完成。碧桂园大量囤地,很多资金都沉淀在土地中,如果沉淀在土地中的资金太多,而开发资金缺乏,将会引发资金链断掉,这些三线城市的大量土地也就会成为一片荒地了。

隐患三:土地金融政策从紧开发风险大

碧桂园一向以大规模土地开发为主,这种开发模式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今年以来在二、三线大规模圈地的碧桂园不仅面临二、三线不发达地区的购买力的风险,也不能忽视着土地金融政策的风险。明年的货币政策将会比今年更紧,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政策,明年对开发商的信贷支持将会大大减少,同时,土地政策也将更加严格,各种媒体曝光的开发商囤地达10亿平方米土地将会使得中央政府加大整治土地闲置。面对金融、土地的调控,不知手中掌握如此多土地的碧桂园怎么熬过2008年?

 

推荐:房地产税未必能遏制楼市投机

      养老该靠房子还是靠儿子?

      2007年十大“忽悠”全揭秘

      一线城市吹响房价跳水“集结号

      下大雪了,开发商还在裸奔吗?

          追查房价高涨幕后的十大元凶

          曝光房地产贪官十大捞钱手法

      楼市“小鬼当家”的六大危害

      高房价“绑架”了多少未婚女青年

      流传的十大经典搞笑房地产段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