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圈地运动的背后是谁在撑腰

(2007-10-18 14:45:47)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谈房论地
 

圈地运动的背后是谁在撑腰

 

央行、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再度收紧房地产企业贷款阀门。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对囤地、囤房企业发放贷款,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文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厉姿态,体现了有关部门宏观调控和预防房贷风险的决心。抬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门槛,固然能抑制一些开发商的购地冲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格局下,房贷新政对圈地运动的制约效用是有限的。

      其一,一些房企在银行之外,还有其它的资金通道:上市融资,而且融资速度非常快。碧桂园 420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其筹集资金就高达148.5亿港元。此外,据报道称,目前国内开发商在土地储备上沉淀的资金已高达1.5万亿元左右。

 其二,目前许多房地产公司都拥有大块土地。长期以来,开发商拥有土地的数量以及获取土地的价格,在业界一直被视为公司绝密。在不少地区,土地价格、待开发土地面积等信息的不透明,已成为推动住房价格飙升的重要因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共储备土地面积4亿多平方米。《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称,我国最大的地主碧桂园储地量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万科、富力、新世界、合生创展等企业储地量也均在1500万平方米以上。

      其实,防止囤地、囤房国家早就有政策,2006年国务院转发的九部委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按期动工但开发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建设连续满1年的,按闲置土地处置。但从实际情形来看,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执行。

当然,一些地方政府表现不积极自有其“理由,在土地生财、房市越火越有政绩的错误理念下,一些地方政府都惟恐土地不能贱卖、房市不火,他们怎么会真正遏制囤地、囤房以自断财路呢?至于其中是否还存在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广东碧桂花城楼盘的地价,从网上根本无法查到,碧桂花城方面也拒绝透露。而佛山市顺德区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和佛山市国土资源局顺德分局,前者只能提供房产交易数据,后者则表示由于网络的数据库容量有限,一些楼盘的基准地价已被删除。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公布的地价数据都只有基准地价,而房地产商的土地储备,甚至连一些政府部门也没有掌握到准确数据。地价、房地产商土地储备方式、数量等数据为何这样难以见阳光?房地产商违规“囤地居奇为何屡屡得逞?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暧昧态度。

 由此看来,遏制圈地运动”,关键在地方政府。否则,调控政策措施再多再好,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当前应切实加大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只有上下一心,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各项调控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

 

推荐:美国媒体竟然预测中国股市将涨到1万点

     富豪榜让地产调控结果不言而喻

      房贷新政出台后调控要乘胜追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