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是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最糟糕的一年。连续扩招让09年成为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又碰上经济危机和娱乐产业的低迷,让09年也成为工作岗位最少的一年。
学生应该选择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现在离7月份正式毕业前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艺术毕业生要多学一些让自己迅速升值的知识。那么应该是更专业化,把本专业学得更精呢,还是更多元化,多学几门艺术,甚至更多学一些艺术以外的技能(如英语、计算机)呢?
艺术毕业生就业一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做艺人或艺术家;一种是到行政单位,当老师、进团、进电视台;还有一种是到娱乐公司做幕后,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艺术毕业生的这三种选择,分别适合不同的学习路线。
想当艺术家的学生要选择专业化发展,需要把本专业学到极致,例如钢琴专业学成郎朗,声乐专业学成宋祖英。这需要自身条件非常优秀,包括外形和专业都过硬,最重要的是家境好,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因为一旦混不出来就必须转行,所学武功尽废,代价非常大。适合这个种类的是极少数人,全国一年100个人就足够了。所以本文重点谈的是其他大部分学生的选择。
其他大部分的学生都适合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要做老师和进团的,也包括做幕后的,甚至也包括要做艺人的。现在做艺人也需要多才多艺了,由于娱乐产业正在升级,艺人类型由原来的实力派向偶像艺人转型,所以更主流的艺人也需要全面发展声乐、舞蹈、主持、表演等。我所在的爱朵文化就是培养这样的全能偶像艺人。这就要求艺术学生要多些一些其他的艺术专业,例如学舞蹈的也学声乐、器乐、或表演,或者是学民族舞专业的也学学现代舞和古典舞。还有就是更广阔一些,学习一些艺术以外的如计算机、办公软件等做幕后工作的技能。
尽管大多数艺术毕业生已经能够接受先找个非艺术专业的工作,来一边维持生存一边寻求艺术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只教技术(专业)本身,而缺乏营销技术方面的教育。所以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与市场脱轨,导致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不高。工作后学无所用,薪金报酬低,艺术生的附加值低。
现在确定多元化路线了,毕业生又面临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搭配:究竟学百分之几的舞蹈,再学百分之几的声乐才是最合理的,而不至于学习一大堆用不上的东西。所以本文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来的。
中国娱乐产业的现转适合人才多元化化
让我们来看看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吧,然后就知道自己该选择补充那些东西。
由于娱乐产业商业化运营还不完善,所以娱乐行业工资水平也比较低,刚刚就业的毕业生也就一两千快钱。娱乐行业没有大公司,大部分公司的人数是在5到30人之间,这势必要求每个公司员工会多样技能,一人多用。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提高薪水,就必须在本专业以外多会几样,成为全能型人才。而不像其他行业的大公司,把一样专业做到极致就能拿到高薪。
一句话,在大规模的行业,需要专业化,也就是把一样做极致才能提升。而小规模的行业,需要多元化,只有掌握多样的技能才能提升。
艺术人才学习什么最重要?
艺术毕业生刚到一个娱乐公司,做的最多的是策划、宣传、助理等职位。这些职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技能是逻辑思维能力,写策划,做PPT。所以大家要在毕业前学会办公软件应用,WORD、PPT、EXCEL等。重点学习的书是《金字塔原理》、《用图表说话》等。关于全套的学习资料,我在日后会列一个精选的“菜谱”,帮大家合理搭配,节省时间。
艺术人才最大的弱点是感性思维,对数字不敏感。所以必须要学会理性的逻辑思维,把自己训练的左右脑都发达,否则你很难完成一个好的策划案。学会逻辑思维,还不仅仅是为了做方案,更重要是的能掌握处理事情的方式,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
艺术人才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只要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不用依靠别人也可以成功,更是追求独来独往的快感。但是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的拓宽,一个人要想做大事,必须要与人合作。艺术人才最大的问题是太自我,不懂合作,和身边同事以及上级相处格格不入,说白了就是IQ(智商)高、EQ(情商)低。结果公司往往大材小用,不敢让他做大事件,只安排一些靠单人可以完成的小事情。
所以艺术人才要想有更高的发展,不是看你的专业有多厉害,最关键是看你为人处世的能力。一定要破除以前自傲以及单打独斗的习惯,虚心融入组织,按照组织规则一步一步往上发展。只有学会做人,让更多的人来帮你,才能有更高发展,才能胜任领导,才能做管理。记住,小成功可以靠自己,但是大成功一定是靠大家。艺术人才的成功,不是靠提升自己专业,而是要靠有更多的人帮助你。做领导的意义就是位置越高,就有越多的人来帮你成功。以做老师为例,不懂为人处世的只能做一个厉害的老师,而懂得为人处世的却可以由基层的老师升至主任、校长,让这些厉害的老师帮助自己成功。
艺术人才在学做人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现实与理想格格不入的冲突。坚持理想,往往被打压被排挤;随波逐流,往往迷失了目标。那么怎么才能既坚持理想,又能成就大事呢?
可以运用“知行合一”思想来指导。
大家都看过《明朝哪些事儿》吧,知道“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又名明阳先生,他创建了流传百世的“心学”。王派弟子徐阶,就是掌握了知行合一,在官场上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了大奸臣严嵩。
那么什么是“知行合一”呢?
(待续:知行合一在艺术人才中的应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