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尾理论为什么在中国主流数字音乐公司失败?
很遗憾的是,长尾这么好的模式,在中国并不能拯救唱片业。
1、在线音乐下载领域,为什么中国出现不了依靠长尾模式大幅赢利的iTunes呢?
第一因为盗版。可以方便地免费得到。
第二因为正版下载的支付方式比盗版下载的手续还要繁琐。
2、无线下载领域也实现不了长尾理论。
在彩铃领域,实现长尾理论有三个关键点:
1、
2、
3、
在中国,只实现了前两条,而最后一条却没有实现。首先中国数字音乐公司(主要由SP公司组成)的销售几乎还没有呈现出尾部的力量。只能卖座大片的赢利模式,既靠一首强势的明星歌曲大投入大回报。
即使数字音乐流通成本为零,但是由于数字音乐公司运营成本高昂,所以无法低成本生产出来处在长尾区域内的个性化产品,无法实现长尾理论。
音乐公司成本高昂一方面是人员薪水高,动辄上万,相比之下唱片公司一个企宣加班加点才拿2000多元的月工资;第二都是IT出身,音乐运营效率低,还比不上低薪水的唱片公司人员,而导致产品成本高昂。
这个结论令很多靠搜集海量原创版权模式的SP或音乐网站失去概念光彩。
所以我从不认为按目前的数字音乐运营模式可以赢利。我们期待出现能向沃尔玛一样的“天天低价”的大型音乐公司。以低成本为己任,创造一个低成本运营音乐业务的商业模式。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哪些歌曲在长尾区域里面?是个性彩铃,以及由彩铃团队或中小公司低成本运营的原创歌曲。
却不是唱片公司三流的海量库存歌曲。因为目前大中唱片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是高出长尾的区域,一首歌一个月结几十或就几百块钱的收入,还不够费心钱呢!但是对于个人和小公司来说,这些收入已经不错了。
四、长尾理论不要被善于炒作概念的人利用
目前高成本运营的SP也没法拿唱片这些库存歌曲赢利。所以有唱片公司或音乐网站拿长尾理论来向SP推销这些歌,或忽悠VC的时候,别信他!
现在的问题是,数字音乐公司又抓住了长尾这一个概念来做救命草。来延续自己将要破灭的泡末,掩盖自己在具体音乐业务运营上的无能为力。其实长尾就是80%的过去不值得一卖的东西。有些产品不受欢迎并不意味着只是时间问题。很可能它没有足够的商业价值, 大概将来也不会有。
甚至有的公司要把长尾市场来定位成自己的“赚钱模式”。很多音乐网站就是这样来和VC说的,这是很可怕的。长尾理论不是用来解释缺乏需求的产品。也不是销量平平的产品、坏的商业模式……的灵丹妙药。
长尾区域的海量的歌曲需要音乐公司自身在音乐运营能力过硬,真正提炼出来好歌并大力推广来供消费者下载。从而彻底告别玩概念的心态。
否则对音乐产业是个伤害,因为现在投资在数字音乐领域钱都被被概念家们烧了,并没有真正用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产业和音乐人没有在里面收益。你看到过这些钱推出了哪个歌手或歌曲了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