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格局会是这样情况:
第一种是正版内容的大型运营商:他们是电信背景的国企,有强大实力的设备商和有IPTV牌照的广电运营商。他们占领大城市中肯付费的高端用户。他们购买正版节目内容,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控制。他们有强大的实力可以完全战略亏损几年。第一批IPTV用户就是他们普及起来的,他们是产业强有力的推动力量,为广大用户了解IPTV立下汗马功劳。初期依靠他们推广普及,也就是大设备厂商依靠电信运营商买单批量订购机顶盒的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后期这种利益共同体反过来成为垄断的利益即得者,从长远来看又会限制IPTV发展。
目前靠运营正版节目生存的大运营商只能在一线城市发展。
第二种是地方电信部门的运营商:靠政府关系垄断中型城市。监管相对不怎么严格,有正版也有盗版。IPTV市场就如同微软的操作系统一样,两种市场很火,一个是高端正版市场,一个是就是盗版市场。二线市场夹在中间注定不温不火。
中型运营商只能在地方二线市场运营,一半正版一半盗版打擦边球经营。
第三种是无政府背景的中小运营商:很多是个人网站,以经营盗版为生,就好象现在的个人网站一样遍地开花。因为P2P软件的普及,令个人转播门槛大大降低了。个人完全有能力运营节目。个人电视台把盗版节目编排的深入人心。大部分的IPTV的市场生存空间在这里,他们要和第一种大型设备商错开竞争,就好像娃哈哈等企业一样,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广大三线城市以及以下的城镇。
小运营商(包括个人运营商)和设备商在三线城市和富裕乡镇运营,以盗版为主。
IPTV的主要出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首先在版权保护不严格的地方中小城市发展起来。
电信运营商战略性派送机顶盒的情况以后不会在全国大面积出现。运营商也不会总做亏本生意。尤其是三线以下城市,应该靠群众自发来买,就好像山区居民自发来安装卫星接受器来收看电视节目一样。
IPTV会遍地开花在三线城市以及以下富裕城镇,一个原因是地方能接受的电视台数量少而质量又不高,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个是小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不严格,给盗版节目大量的生存空间;三是消费水平低,所以在电视上玩游戏比在网吧便宜,高收入城市人群可能对此不敏感,但是低收入的人会选择。现在很多县城一级已经有网通或电信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来搞视频点播节目频道了。
第四种是个人或公司,的行业细分、专业化,个性化的节目运营,满足专业小众的需求。
IPTV并不会成为一个大统一的平台。就好像手机一样,款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它不是没个性的商品。可以预期未来的IPTV会有几种定位与应用.人群也是细分的,而不是统一的大杂烩。所以电信运营商应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电视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节目同质化、缺乏与互动性,因此电信运营商应通过细分客户群,为不同的用户制定差异化的频道和资费标准,采取灵活的业务提供方式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注重资费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娱乐用户为目的,简化用户使用。为用户提供杀手级应用——可视电话、自拍视频、租借类视频、电视点播、博采、PC内容共享服务等。
所以IPTV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中小设备厂商在里面大有可为!中小厂商另一个最大的机会是:一、二线大中城市IPTV用户的机顶盒更换市场,机顶盒做为一个IT性质很强的产品,会像PC和手机一样不断的升级和变换新功能新花样,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IPTV机顶盒不会像是早期的手机一样,就那么几款大块头的样式,就那么几个简单的功能,他会有不断新花样出来的。用户也绝对不会第一次安装的机顶盒就几年不更换了,中小IPTV厂商不会让机顶盒像电视机一样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有办法让吸引原来的IPTV用户不断喜新厌旧,来换成他们的最新功能的机顶盒。同样也会有厂商说服电信运营商更换他们最新功能的系统解决方案,比如新系统可以使用户操作更方便,新功能可以提高运营商的收费能力,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大厂商先在大城市普及IPTV,小厂商虽然不能和电信合作成功做第一轮IPTV的普及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大城市没有机会。他们可以跟在这些普及了的市场之后,做第二轮第三轮的设备更新业务,这时候是直接面对个人用户的营销,而不用像第一轮普及一样是必须依靠电信来买单的。
中小厂商发展,IPTV普及的关键是:要把机顶盒这个现在是依靠运营商买单的狭隘政策性产品,变成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大众消费性产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