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费经济学--信息时代的新生态

(2008-03-19 00:12:42)
标签:

免费经济学

网络

sns

模式

互联网

数字出版

it

分类: 新媒体
http://user2.55.la/user_pic/bannerpic/2008/05/13/00/67021.gif

在线上, 真的有免费午餐这种事存在

1954年,在核能利用的早期,原子能委员会的负责人Lewis Strauss宣称,我们将进入这样一个时代,用电将“便宜到可忽略不计”。他所说的并未发生,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控制核能使用的风险大大增加了其成本。但是如果电事实上真的达到几乎免费将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是一切和电有关的东西──其实等于说是一切东西──都将因此发生改变。我们为了尽可能多的东西使用电──我们将浪费它,因为它是如此便宜以致不值得担心使用效率。

所有建筑将都使用电热。我们将全都开电动力车。海水淡化厂将把海水全都转化为人人都想要的淡水,灌溉广大的内陆地区,并把沙漠变成良田,这些海水淡化厂中的大多数都使用生物能源。相比免费的电能,矿物燃料将被视为可笑的昂贵而肮脏能源,因此炭排放量将骤降。“全球变暖”这样的短语将永远不会进入语言。

不可能?这样的改变实际上业已在进行之中,只不过不是在电能领域。便宜到可忽略不计的是处理能力、存储、带宽和所有其他技术的数字化革命。这得益于摩尔定律的倍增指数,以及在硬盘容量和通讯领域,给定计算单位量的储存或传输的成本正不可阻挡地下降为零。

最早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开始思考其影响的人之一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卡沃·米德(Carver Mead)。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就令人惊讶在学习曲线上反映出,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结合的成果将在硅晶片表面开始显现。比如像他之前的摩尔,就看到了每18个月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就像所有人都看到的那样将继续下去。但米德更进了一步,那就是他考虑到这对计算机意味着什么。他意识到,我们应该开始“浪费”它们了。

 

http://www.the-economist.com/images/blocks/spacer.gif http://www.the-economist.com/images/blocks/gray.gif
http://www.the-economist.com/images/blocks/spacer.gif
先免费那些别人还在收费的生意吧
http://www.the-economist.com/images/blocks/spacer.gif
http://www.the-economist.com/images/blocks/gray.gif

浪费是一个贬义词,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也没有那么多东西可浪费。上一代计算机专业人士恰好形成一股反(普及)的力量。在大型主机时代的玻璃墙里面的计算机设备,由那些专业人士运用其权力来决定谁的程序能运行在这样昂贵的计算机器上。

米德的弟子之一是艾伦·凯(Alan Kay),在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图研究中心工作。他没有把时间花在为(发展)核心的处理功能而保育那些晶体管上,而是去开发了一部计算机,这项工作很容易让他们陷入诸如画图标、窗口、指针,甚至制作屏幕上的动画等繁琐工作中。这些点子都是些挥霍眼球的糖果吗?它对于外行人来说(让计算机)使用起来容易得多,这是一个被忽略的市场。凯的工作成为苹果麦金塔电脑的灵感来源,它改变了世界,把计算机开放给专家以外的我们。

今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从带宽到存储的各个领域。技术的学习曲线在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压低价格。存储和传递一千字节数据的成本现在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事情真的在发生。不久的将来,同样的事情会发上在每兆字节(megabyte),然后是每百万兆字节(terabyte),互联网触及到我们经济的领域之多,就像当年刘易斯·施特劳斯发表他的预测时电所涉及的领域之多一样。

创造性破坏

带宽便宜到可忽略不计给我带来了YouTube,它对传统电视产业是一个场革命(也可能是一种毁灭),Skype架空了电话产业。存储便宜到可忽略不计为我们带来了Gmail,2004年它让其容量免费增加1000倍,从而颠覆了整个Webmail市场,更不必说Flickr提供了庞大的免费照片存储能力,或者MySpace的邀请可以让你不花一分钱就在你的个人页面上放上任何东西。

在iPod之前,人们并未要求把他们完整的音乐收藏都放到口袋里。但是史蒂夫·乔布斯和其他几个苹果的人理解了存储变得丰盈(假设下)的经济学。他们看到同样价格买到的磁盘驱动器的容量在增长,并且已经超过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大量的音乐存储需求却并未推动物理和工程领域(的进步)。人人都有可能能推断出该曲线并看到拐点,但只有苹果的工程师“倾听了技术的呼唤”,去实践了米德说过的话,并且意识到,把1000首歌放到一个比扑克牌还小的磁盘驱动器里将在2001年成为可能。

如今在互联网上主流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免费来赚钱。很大程度上,传统媒体的做法是通过免费的内容吸引用户,并将能抵达用户的渠道卖给广告主。但是现在免费模式越来越多:因为提供数字化的在线服务是如此便宜,只要有1%的用户愿意为“溢价版本”付钱,你就能支撑99%的使用免费版本的用户所需的成本。毕竟,一个大数目的1%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2008年是免费年,雅虎将胜过Google,扩容其免费的Webmail到无限大。更多的唱片公司将放弃卖唱片赚钱的方式,而把唱片发行作为演唱会的一个推广策略,就像2007年王子乐队将其专辑随英国《每日邮报》免费派发,以及
Radiohead乐队让他们的歌迷在下载他们新专辑时给他们定价一样──免费,如果他们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大多数报纸将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他们的内容。

这一切都将标志着一种模式的诞生。当服务单一消费者的成本趋近于0时,精明的公司将不再收费。今天,革新者的座右铭是“先免费那些别人还收费的生意吧”,如果你倾听技术的呼唤,它就是有道理的。
原文作者:Chris Anderson
原文链接:Freeconomics
译者:myidear20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