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屈辰晨数字出版瓶颈任殿顺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分类: 数字出版 |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其实也是外行人,姑且也谈谈瓶颈。数博会很多会议虽然没有现场参加,但是直播和实录也都看了。
瓶颈也可以说是短板,我们的出版机构缺什么?我在数博会没有找到答案,但我相信,越没有谈及的,可能问题更严重。用个词叫讳莫如深,讳疾忌医。
第一部分 企业组织变革不到位
传统单位转到数字出版,的确不是那么容易,数字出版不能单单靠产品单一数字化来体现。在组织没有实现转身之前,我们的出版单位千万不能盲进,以为引进一套信息系统,100%电脑办公就万事大吉。从中国的整体商业氛围来说,尤其是出版业,我们离信息化还太远。公司管理架构变革不是凭空实现的,一个新行业涉足必须有具体的执行平台和执行工具。如果停留在泛泛的数字化设备上,所谓的公司管理架构的变革和创新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成功,我们应用新的技术平台、应对崭新的业务流程,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架构的调整和优化,那么数字出版的实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出版机构的组织变革涉及到太多方面,市场化改革刚刚开始,好像改制以后就没有组织问题了一样。其实还有很多盲区。数字出版的上马又将面临新的问题,企业经营管理、执行效率、员工的素养,业务面貌、公司文化、合作伙伴上下游合作等等因素都将需要务实面对,妥善解决。
企业组织变革,应该由工业经济、计划经济的思维转向市场经济的思维。市场时刻在变化,组织却岿然不动,僵化的管理制度,是出版机构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最大阻碍,缺乏上下通路和灵活的用人机制,留人机制,出版机构必然缺少生命力和活力。
传统的出版市场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市场,出版机构做什么书,读者就只能用什么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优秀的替代品走进市场,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日益扩大,并成为主流市场。出版机构如何应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组织能否在竞争对手之前进行及时反应?
数字出版环境要求出版机构能够对大量复杂的市场以及客户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而传统的管理体制由于存在繁多的监控制度和审批手续,而无法达到这个要求,从而使出版机构丧失了市场的竞争优势,希望通过利用版权武器来号令产业链的想法,幼稚可笑。面对日益激烈的数字出版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变革。
吴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实践与探索的演讲中,使我们获得一些线索,高教社的组织架构我们无从了解(任帅哥跟上),但从其内容管理系统的介绍上,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数字出版的探索已经走出很远,主动、动态、智能的SLM技术路线之外,先进的技术平台一定是新组织职能的有效延伸。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高调发布数字出版战略,在业界蹒跚学步之时,却在一片质疑中开始直立行走,领导层开放的管理思维与百年老店的高效管理效能,一定是具备先见性的。
本文属于随笔,深度调查委托给业内的朋友们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