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11-12/1163317599_2164.jpg
成都市迎曦下街。尹晓峰的行为艺术作品“99悬示”。
我小时候在家帮忙夯过墙。用墙板将两边固定,中间加黑土杂草石沙,用沉重的夯子砸筑,看着那宽一尺有余的墙慢慢长高,漫过头顶。于是墙成为圈地而居的界,成为大地之上的鸿沟,成为眼睛的藩篱,成为心的羁绊。
看过戴欣明兄长的一篇文章《“南墙公”那16岁的女儿》,被隐喻的南墙公女儿所动容,不能免俗,早想附和一声,表达心中对墙的理解。先生所说的四种人是在思想的维度里进进出出,南墙,成为人生境界的地标,能够穿越南墙的人好似重新进入一片新的天地,清影荷花,风景秀丽,佳人相约,桃花飘飘。多美啊。。。那种人生如沐春雨,在心里发了芽。
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睁眼见到墙壁,经过阳光的折射,雪白的刺眼。脑际里闪现神笔马良,拿起笔,墙壁上挥毫意就,一刻间梦想成真。哈哈,马良本无此般仙术,得一神笔相助,成就一个梦。恍惚间,天上下起了神笔,用手抓住,却幻化为一个的词语----理想。它天天在人们心中种下,那雪白的墙,可以任意涂写,只是,也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写一下,就放弃了。理想,不靠谱嘛。
第二种人,写了很久,差一点即可练就神笔的绝技,让窗外的黄鹂给吸引跑了。
第三种人,一心抓住这支神笔不放,费尽心思,用尽才力,墙上终于也生辉。
这种墙的理想,坚守或开窗而去,人生滋味,我们自己与之相约吧。那一头,也有无限的期盼,希望甚至失望。
故事还没有结束,打开电视,电脑,手机,我们这个时代迎来了数字墙。墙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疮疤一样贴在面前,你不知道,我们在多么苍白的面对这些貌似有用的信息,一堵墙连着一堵墙,链接起来,这个网捆绑住了我们的神经,自由,虚空的自由,好似夜晚走在昏暗的小巷中,雨滴滴答答的下着,落在石板上的声音,也烦恼着我们的影子。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11-06/1162828129_2702.jpg
棉布的“墙”所在空间
http://upload.blog.daqi.com/uploadnew/2006-11-06/1162827204_2702.jpg
文章参考戴欣明:“南墙公”那16岁的女儿(中国轻松管理思想的缔造者)